【编者按】
聚散离合终有时。
2022年盛夏,上海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收官,越来越多藏在市井烟火中的古老街区,与世人暂时道别。
顺昌路、永年路、梦花街……它们从旧时光走来,承载乡愁与遥远的记忆;它们也在不断追赶时代脚步,以改造提升实现城市更新。
风华不再,旧梦重拾。即日起,澎湃新闻推出“盛夏的告别”系列,记录老街坊、小弄堂和沿街商铺搬迁前最后的夏天。
老城厢或以新面貌归来,烟火人家将各奔东西。有限的相聚时光,赋予离别应有的仪式。
早上6时许,顺昌路528号的盛兴馄饨店门口已热闹起来。
“百年老店”字样的门楣下放着几个大盆,几名阿姨正忙着洗菜。
只见一位阿姨将荠菜装进竹篮,用水管冲洗,再将水“瘪”干,如此不断重复,流到地上的水都被染成了菜色。这是菜肉馄饨馅的主要食材,盛兴馄饨店每早开门营业前的洗菜备菜,是顺昌路上的一道早市风景。
该店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存在,五十年代转国营,迄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老上海的味道,是许多老街坊的念想。
如今,随着旧改生效,盛兴馄饨店的搬迁就在眼前。
但故事不会就此谢幕,新店已于7月19日在思南路试运营,8月7日换上了“盛兴”的招牌,这家承载了几代人记忆店百年老店,正要焕发新活力。
顺昌路上的盛兴馄饨店全貌。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见习记者徐祯曜图
“老辰光”的常客
7月25日早上6时刚过,盛兴馄饨店还未正式营业,已有不少人等在店门口。一位住在徐家汇附近的上海爷叔说,自己是盛兴“老辰光”的常客(以前的常客),自儿时起便在店里吃过馄饨,已经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年了。如今,只要有空,就会专门到这里来吃馄饨。
“我跟店里面都是老相识了,除了新来的,几乎每一个人都认识我。他们已经换过两三批人了,但是口味一直没变,还是记忆中的老味道。”上海爷叔说。
另一位顾客云先生不是附近居民,但每天上班前都会到这里吃个早饭。“我因为上班顺路,早上一般都到这里吃碗大馄饨。这里的确是老上海味道,蛮不错,价格也比较实惠,现在外面几乎很少见到了。但是比较遗憾的就是,这个店以后要搬到思南路去了,我要特地跑过去吃的话不方便,以后可能没有机会再吃到了。”
盛兴老店门口张贴了告示,提醒顾客到账台领取新店的8折优惠券。
有店员马上接口:新店离顺昌路2公里远,13号线2站路就到,随时欢迎老顾客去。
早上6点半,馄饨店开始一天的营业,阿姨爷叔们依次走进门,在仅有一人宽的过道上点餐。有的点了馄饨或汤圆坐下堂食,有的打包带走,生意相当火热,一直到中午,仍陆陆续续有客人进店。
这间不到40平方米的店铺里,摆放着5张木桌子,大部分时间每张都坐满了人。客人们一边等餐,一边用上海话熟络地与店员聊天。也有人坐不到位子,站在桌旁等待其他人离席。记者注意到,好几位顾客自备了钢盅锅子等容器,进店后熟门熟路,直接打包带走馄饨汤圆,不作停留。
盛兴馄饨店的鲜肉馄饨和冰镇绿豆汤
7月25日中午,盛兴馄饨店内生意火热。
有顾客自备了钢盅锅子等容器,将馄饨打包带走。
鲜肉小馄饨12只10元,菜肉大馄饨10只14元,鲜肉汤圆、芝麻汤圆1只3.5元。店内墙上挂着醒目的价目表,但大部分客人进店后,点餐基本不用看菜单。
馄饨和汤圆是店里的特色,为了让顾客一次品尝多种美味,还有经典混搭的14元“全家福”——5只菜肉大馄饨+1只鲜肉汤圆+1只芝麻汤圆。此外,上海人喜欢吃的清冷面一碗10元,如加上浇头,素浇18元,辣肉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