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绿普惠的盈利模式也已实现了多样化:公益机构支持用于碳普惠相关领域标准、研究、系统建设的建设,为地方政府提供碳普惠业务服务,由地方政府支付一部分费用;为企业量化用户的减排行为和开发相关标准,由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
此外,实现场景企业带动用户所产生的减排量和有减排量需求购买企业之间的碳交易,通过撮合交易实现收入;实现个人碳积分的消纳和应用,获得相关的收入。通过云平台助力政府和企业开展绿色传播,实现收入。
“北京的碳普惠实践表明,政府组织、技术赋能、平台承载、用户响应、市场推动、合作共赢的低碳社会建设模式,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多重互动。”杜少中认为,这一效果远超过去动员公众参与,只靠政府对公众宣传引导的方式。
作者:章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