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
你们好!今天我与弟弟因为玩具起了争执,你们又一次不问缘由地袒护了弟弟,说他还小,我作为哥哥,应该让着他。我感觉特别伤心。
自从弟弟出生后,你们眼里、心里好像只有他,每天下班后都在围着弟弟一个人转,陪着他玩,给他喂饭,哄他睡觉,对我却只有严厉地督促,让我不停地学习和写作业。
我不理解为什么当哥哥就一定要让着弟弟呢?我也还是个小孩子呀,我也会不开心,会难过,我也希望像弟弟一样被你们呵护着。我真的很羡慕弟弟,有时候还会不喜欢弟弟,觉得这个家已经不是我的家了……
爸爸妈妈,你们是不是真的不爱我了?
这是一位6岁的小男孩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读完这封信,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位“哥哥”的焦虑、委屈和不安。自国家推行“二孩”、“三孩”生育政策以来,部分家庭从单孩家庭变为多孩家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父母需要适应家庭结构的改变,大孩也需要面对新的挑战。现有研究表明,一部分大孩期待并欢迎二孩的到来,但另一部分大孩却表现出了相应的情绪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有危机感,出现焦虑、对抗情绪和退化行为等。儿童的这些情绪行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儿童认知、社会适应能力、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2021年10月2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提到,监护人应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那么在小家庭结构从“独生子女”向“多子女”转变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如何平衡孩子间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呢?
小编整理了2个Q&A,与大家一起分享
Q1
大孩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绪行为问题呢?
首先是身份的转变带来的不适应
对于大孩而言,在弟弟妹妹出生之前,自己处于独生子女的状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长中的需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进而可能形成一种习惯,认为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这些原本认为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东西突然要开始与弟弟妹妹分享,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会使得大孩产生危机感和焦虑,情绪上变得敏感脆弱,甚至抵触弟弟妹妹。
其次是父母关注的减少和不公平的对待
多孩家庭中,父母由于精力有限,时间基本都会用来陪伴和关注需求更高的幼孩,往往忽视了大孩的情感需求。而且由于大孩的年龄和生理优势,父母对大孩会有更高的要求,在大孩和弟弟妹妹发生争执时,经常会下意识地偏袒幼孩。学龄期儿童很敏感,能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差异,但由于生活经历和知识有限,面对这种情况心理上容易失衡,长久累积便易产生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
Q2
多孩家庭的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关心大孩的心理健康呢?
第一,多沟通、多倾听
幼孩出生前,父母要与大孩做好沟通,让大孩知道弟弟妹妹的到来并不会影响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建立大孩的安全感,从而使得大孩认可和支持弟弟妹妹的到来。幼孩出生后,父母要理解和关注大孩的情绪行为问题,在发现大孩出现情绪问题时,父母应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顺利转变角色。
第二,均衡孩子间的感情,公平对待
父母应该注意均衡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及时给予大孩关爱,多与大孩沟通,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都是一样的,是公平的。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时,不能一味要求大孩让着弟弟妹妹,可尝试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当他们不能自己解决时,父母一定要了解事实,学会引导孩子分析问题,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每个人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都很高,对待他们的感情是很均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