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包永婷8月15日报道:今天,上海在39.6℃的酷暑里迈进“末伏”,成为今夏第42个高温日。其中,≥37℃酷暑日有26天。 今年上海高温热浪天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且极端性显著。首先,极端高温出现时间早。7月10日的最高气温(40.0℃)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40.0℃高温最早出现纪录(上一个最早40.0℃出现在1934年7月12日);其次,极端气温平最高纪录。7月13日最高气温(40.9℃)追平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纪录;最后,极端高温日数创纪录。截止今天,40℃及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数已达6天,创历史最多纪录。 今年这么热,是否跟加长版三伏天有关?上海市气象局解释,三伏天的长短和上海当年的炎热程度、高温日数多寡,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据气象资料显示:2009年有40天伏天,申城在中伏和末伏都没有出现高温日;1999年的伏天也有40天,但整个三伏天没有出现一个高温日。
中伏高温“大满贯”,末伏能不能凉快些?市气象局预计,末伏上海炎热酷暑的主基调不变。在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控制之下,末伏期间,包括上海在内的江淮、江汉、江南等地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预计高温日数可达7至10天。但期间也有“小插曲”。 明日(16日)上海继续“高烧”。多云,午后到夜里有分散性雷阵雨,最低29℃,最高39℃,南到西南风3~4级,雷雨时偏北阵风8~10级,相对湿度90%-40%。 本周三(17日)有小小降温。周二(16日)、周三(17日)受高空短波槽影响,上海有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局地冰雹和8~10级雷雨大风。主要降水时段有两个:一是在周二(16日)午后到夜间 ,主要影响中北部地区;二是周三(17日)白天,全市大部都有降水,过程雨量分布不均,最大小时雨强40~60毫米。周三(17日)受雷阵雨影响,气温有所下降,最高气温34~35℃。
不过,周四(18日)起气温再度攀升,周五(19日)、周六(20日)的极端最高气温仍可达40℃左右。 市气象局提醒市民,16-17日重点防范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关注临近短时预报和预警信息。未来十天高温持续,请继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减少高温时段出行。出行请注意防护,预防中暑和热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