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判断道路的方位,都以高架内环、外环为标识。在没有高架、地铁的20世纪80年代,沪上居民判断市区与郊区的分界线,大都以公交车终点站为参照物——
市区公交车终点站,便是市区的边缘,再往前走,便要乘郊线班车。乘此类班车,不太方便,要等上半小时甚至一时才有一趟。有些地方除了这些班车外,就根本没有机动车的影子。通车路面也是坑坑洼洼石子路,甚至是煤渣路。
昔日,江湾五角场是沪上东北角,也是城市的边缘,定位城乡接合部。以四平路等五条马路汇集的大转盘为中心点,再往北去,现在的新江湾城便不通公交车了。步行穿过短街僻巷,低矮旧屋,眼前便呈现出风吹稻低、处处蛙声的田园景色。
五角场通往市区有三个公交车终点车:四平路上的55路、邯郸路上的9路电车和黄兴路上的8路电车。其中55路最有代表性,它于1952年6月开通,距今已整整70年。55路公交车编号已成为“城市的记忆”,也像部队“王牌军”的番号一样,70年不变。人们对它的记忆埋在情感深处,寄托了一代人的情结。
江湾五角场55路终点站,现在的位置在苏宁电器往南一些的地铁站出口处。当年,是在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围墙外。那些年,教员的讲课声、学员的读书声、车站的喇叭声和人流鼎沸声汇集成“欢乐颂”,沉浸在那一代人的记忆里,以至于近四十年后,我去参加同学会,还有外地的同学惦记着它,问道:五角场55路公交车终点站还在吗?
这趟车起点站新开河,终点站五角场,途经外滩。当时沪上东北角区域的人,如果要去市区,这是最便捷的选择。
那会,55路终点站人气旺,整天熙熙攘攘,没有消停安静的时候。说它热闹得像菜市场,不如说像当初的电影院散场。如果逢上周日白天,等候乘车的人多得能站到四平路中间。
昔日四平路
只要有车辆进站或发车,如果车速慢,众多乘客就拥挤在三个车门前,手搭扶在车门边,一边跟着小跑。车上的售票员,通常是女同志,手伸出窗外,用售票夹边敲打着车厢,边声嘶力竭喊道:“大站车,大站车”或“掉头车,掉头车”,有人一听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就又从人群中“拼杀”出来,场面很是混乱。尽管喇叭里调度员一个劲地喊话,也有戴红袖箍的人在一旁想维持秩序,总是无济于事。
“大站车”就是并非站站都停,“调头车”就是不到终点站。
当时乘车人都能听懂。对于绝大部分去市区的人,对此毫无顾忌,因为外滩这一站总归是要停的。对于要去中途如同济大学、邮电新村的或者是到终点站新开河的,就得搞搞清楚,以免上错车,白挤一场。
在车站,也常见满车厢的人。车子要发动了,却因车门关不上,车子“吊”在原地,难以上道。最后一名乘客,总是不放手地吊在车门外。车下工作人员,一个劲地从他背后使劲往里推,一下不行,就不停努力发力,那种感觉,如配上劳动号,就像农村打桩一样。
二十世纪末,五角场的标志地标朝阳百货和区域鸟瞰图。
幸运者,挤上车,车门“咚”一声关上,一股反作用力反弹到车门,力道不小。不过,能挤上车者,受些挤压也无怨无悔。也有挤不上的,大家忙活了半天,于事无补。车下工作人员,累到气喘吁吁,只好面带微笑容地把末位乘客拉了下来。这位乘客也有些精疲力尽,搓搓因一直拉着铁扶杆而泛红的手,苦笑摇摇头,那种表情,如同跳高运动员,挑战极限失败。
考虑到55终点站存在的无序和不安全因素,后来车站管理者对上车的流程进行了重新布局。在等车处把乘客分为登车后无座位和有座位的两列。乘客在蛇形候车队伍里耐心地兜着转着,渐渐前移。想要座位的乘客上车时,只允许从前门上,车旁有工作人员拉线,不让插队者“越雷池半步”,直到车上售票员向窗外大喊一声“好了”,意味所有座位满座了,下面的工作人员才撤去拉线。此时其他乘客便鱼贯上车。有时先上车者,运气好的话,没准还会捞到一个空座位,“捡到个只皮夹子”。故上车后,大家都“咚咚咚”由前向后快跑着,即使没有空座位,也抢占个有利位置站好,靠窗边近些,看看大都市的高楼大厦和繁华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