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4日,广东河源和平县拍摄的赣深高铁大桥。(张湘涛摄)
从封闭走向开放,企业来了,项目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也随之而来。
从东莞转移到赣县区的赣州市陈展木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51岁的操作工朱育林正在切割板材。自1993年辗转多地打工的他,已经回到老家县城上班,目前月收入五千多元,公司提供免费食宿。他在县城买了房子,开着小轿车上下班。
与朱育林一样,本地有40多名工人在这家公司上班。
河源,广东最后一个通高铁的地级市。乡村振兴和赣深高铁,给当地带来一派新景象。
2022年4月26日,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胜利村的花生种植示范基地。新华社记者 李思佳摄
距离赣深高铁龙川西站仅十多分钟车程,河源龙川县佳派村村民葛春良正准备放手干一场。近来,他和5个村民一起投入100多万元成立了百园经济合作社,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准备都种上花生。同村村民邓伟海则利用自己的厨艺,回乡创业开起了农家乐。
佳派村党支部书记葛业显说,村里共有1972人,以前村里穷,垃圾靠风刮、污水靠日晒,能出去的都出去打工了,村里一度只留下五六百人。“如今,环境变好了,交通顺畅了,村里还建起了花生产业园,看得见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2021年12月10日,几名游客在江西信丰县嘉定镇胜利村附近的赣深高铁彩虹桥旁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行走在赣深高铁沿线上,“美丽经济”纷至沓来。
在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围仔村,一片400多亩的稻田犹如巨幅画卷舒展在人们眼前。2021年起该村打造的“稻田盛宴”,将永记腊味、响螺橄榄汤、大闸蟹、三文鱼、盐焗大虾、鲍鱼、乳鸽等丰盛的金秋盛宴设在这片稻田中央,吸引众多城里人前来“打卡”。
活动连续十天,每人报名费300元,依然供不应求。围仔村村支部书记刘佛焯感叹道:“村民祖祖辈辈没种过这么‘贵’的田!”
“你们先聊,我得赶紧去接来采摘的游客了。”在赣县区茅店镇东田村,没来得及跟记者聊上两句,种植大户范春连便骑着电动车,一溜烟消失在村口的暮色中。如今,她经营的观光采摘基地,每亩地可挣2万多元。
美丽的全面小康画卷,在客家人千年迁徙路线上揭开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