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路过,就是乱糟糟的一片荒地。今天一看,有公园、运动场和停车场,变得非常整洁漂亮!”9月7日,市民黄先生搭车经过禅城区佛陈大桥北岸桥下空间时,顿时感觉眼前一亮,他欣喜地说,今后又多了一个散步赏景的去处。
据悉,禅城区结合“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行动,聚焦“休闲”“运动”“服务”三大功能,将佛陈大桥北岸桥下空间改造成功能多样的佛陈桥公园,为3.22万平方米的闲置空间赋予了新活力。
提升改造后的佛陈桥公园中部区域设置有乒乓球桌等运动设施。佛山日报记者 周龙凤 摄
佛陈大桥北岸桥下空间改造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受访者供图
因地制宜,荒地变成公园
佛陈大桥横跨东平河,是连接禅城、南海、顺德的重要通道,车流量大,对其桥下空间进行改造提升意义重大。
继2021年初佛陈大桥南岸桥下空间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佛陈大桥北岸桥下空间改造项目也被提上日程。该项目作为佛山市东平河水轴线规划分区中“奇槎湾畔片区”的一部分,成为禅城区重点项目之一。
“改造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属于灰色空间;改造后变成一个城市公园,是彩色的、便民的。”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总工程师李长洪介绍,佛陈桥公园项目占地3.2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00万元,围绕现状场地条件,合理布局各功能空间进行提升改造。
功能多样,回应群众需求
“来这里可以散步、健身,更贴心的是设置了停车场。”黄先生告诉记者,平时带孩子到公园游玩,经常为找停车位发愁,如今看到佛陈桥公园专门配建有停车场,他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这类贴心设置,佛陈桥公园还有不少,如公共洗手间等。李长洪介绍,项目改造基本实现了“休闲有去处、健身有场地、配套有保障”的作用。
据记者观察,佛陈桥公园主要划分为休闲、运动、公共服务三大功能区,以大面积乔木、花草为底图,构建出城园相融、蓝天绿树相映的公园城市优美形态,为市民营造动静皆宜、环境优美的公共休闲场所。走进公园,只见东西两侧为绿林休闲区,种有紫荆、凤凰木、紫薇等园林草木,步道穿梭其中。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大片蓝色的运动区域。据观察,佛陈桥公园中部区域设置了篮球场、健身器械等多种运动设施,可满足多种人群运动需求。而与运动场南端相接的是约1500平方米的开放式广场,搭配起伏变化的下沉式阶梯,可作为文艺演出、临时集体活动场所。
“漂亮的公园、贴心的配套设施,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健身娱乐福利。”公园附近的鄱阳村村民们纷纷点赞。
【记者】周龙凤
作者:周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