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一定是吧主创作“复制粘贴”吧的初衷。但一定是吧里一些常年网上冲浪人的想法。
于是,你看见了如今复制粘贴吧的盛况。大段大段的圣经与梗被复读在帖子的回复区里,它们让这个吧与“复制粘贴”这四个字更紧密,也让这个吧多了一些其他的味道。
在有关“复制粘贴吧是个什么地方”的问答中,吧主只是轻飘飘地留下一句“让吧友发电的地方”。
不过,与其说这个吧是一片垃圾场、发电场,倒不如说它是一处迷乱而混沌的台风漩涡,它会席卷起影响范围内的一切亚文化与梗,然后无差别向你奔袭而来;但在这个台风的中心,是一片晴朗而澄澈的台风眼。
这里,人们挥舞着从各个地方搬运来的好梗烂梗,最后在一片混沌中一起达成了共同的、诡异的和谐。
——然后,继续进行着复制粘贴的大业。如此反复,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后记
你可能听说过高尔基“复制粘贴”的故事。
他在年轻时,曾写过一篇名为《老橡树之歌》的长诗。这篇诗是个“缝合怪”,每一句都是复制自其他作家的作品。
而后来,高尔基烧掉了整首长诗,唯独留下了一句原创的“我到世界上来,就是为了不妥协!”。
不过在几百年后,一切仿佛又倒转了过来。
一切的含义都已经改变。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已经没法“不妥协”。于是,他们烧掉了那原创的“不妥协”,并在各个地方复制粘贴、拼拼凑凑,最终在当代网络里留下了一篇后现代的、具有全新含义的《老橡树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