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着满船高精尖设备,与几十名训练有素船员的“无敌号”飞船,正前往外星球执行一项任务。但在未知的外星球雷吉斯3号(Regis III)上,这艘所谓人类科技结晶的飞船却遭遇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强敌,“无敌号”真的是无敌的吗?
游戏的宣传画带有强烈的原子朋克氛围
科幻小说《无敌号》出版于1964年,书中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名为“无敌”,实则却讲述人类“脆弱与自大”的故事。书的作者,波兰科幻小说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对大家而言或许是个陌生的名字,那么以他的小说所改编的两部科幻电影《飞向太空》和《未来学大会》,听起来也许会更耳熟些。
很多影迷都喜欢将《飞向太空》与《2001太空漫游》相比,觉得它们对于太空探索的观念截然相反……
本次我们试玩的游戏《无敌号》,也正是由莱姆的这本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由各位玩家在波兰的老熟人“11bit”公司发行。在我印象里,由科幻小说改编的游戏还真不多,所以这款游戏能否足够还原小说所表达的内容与“内核”,也是我这个科幻爱好者较为关注的点。
这本小说于去年首次推出中文版,有趣的是游戏官方的中文宣传视频,还找来了译者朗读作品原文
《无敌号》的试玩是从游戏中途开始的,一进入游戏,玩家扮演的宇航员亚丝娜(Yasna)就已经在雷吉斯3号(Regis III)行星上探索了。根据她与通讯机另一头的管理人诺维克(Novik)对话得知,他们对此地的了解并不多,游戏应该也刚开始没多久——他们正在调查,来到这颗星球的探险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雷吉斯3号行星的地貌看起来与我们印象中的火星有些类似——满眼都是大片的沙漠,各处也都有巨大岩石与所造成的沟壑与山坡。在试玩流程中,由于主角驾驶的太空探索车被岩石阻挡了去路,所以玩家不得不步行前往目标地点。
试玩的流程,基本可以概括为叙事驱动的“步行模拟器”。在近乎一个小时的过程中,玩家几乎都在四处走动探索道具与事物,观看演出对话,甚至没有遇到任何解谜要素。
游戏的核心玩法,也体现在了主角随身的地图上,她会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绘制该地的地形,并标记出在这里搜寻到的失踪船员、机器人的编号等。
女主会在地图上将所见的事物都标记出来
同时,玩家还能利用望远镜、探测器、声呐等工具,发现周遭值得注意的新线索,并通过传讯系统告知给对面的联络人“诺维克”。不过在这段试玩中,除了声呐可以搜索宇航员的遗体外,望远镜与探测器都没有显露出“实用”价值,只有在特定位置触发对话推进剧情的作用。
发现了树枝状的金属,这是原著中重要的部分
既然提到了话筒对面的联络人,那就不得提到游戏的另一个关键玩法。在亚丝娜探索异星球时,她会将所见与所闻即时报告给电话另一头,名为“诺维克”的联络人。
在试玩中,这个“诺维克”也是不见其人只闻其声。根据两人对话的走向,玩家还能通过按键的QTE,选择回答的语气与方式——也可以不回答。暂时还不知道这些选项会不会对剧情产生影响。
在特定时间,玩家可以在左侧选择对话
这套跟随地图寻找目标,带有“即时通讯”的步行模拟玩法,让我回忆起了几年前的游戏《看火人》。不得不说两款游戏不止玩法有一定相似之处,它们的节奏也都很慢。
《看火人》的护林员也是每天拿着地图跟人打电话
在《无敌号》中,无论是攀爬、开关门等交互,角色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玩家亲自操作,例如开门要先长按互动,然后朝特定方向旋转摇杆。剧情也经常会让玩家停留在一个场景,然后听对讲机两头的人进行科学相关的长篇大论,对背景故事感兴趣的玩家而言,自然是代入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