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 | 陶 淘 马舒叶
编辑 | 饶霞飞
殡葬业与生死事,并非只能等同于沉重与悲情。近日,“小破站”即将于10月20日完结的自制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以下简称《三悦》)就鲜活地诠释了这种豁达的生死观。
这部剧以“95后”赵三悦因与母亲赌气而当了遗容化妆师为故事主线,刻画了殡葬行业的众生相。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对临终关怀、姑息治疗、入殓师等内容的深入探讨,还有对“成长型”女主的描摹,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在豆瓣的口碑达8.3分。
图/《三悦》剧照
来源/B站 燃次元截图
与此同时,《三悦》的剧集内容还得到了高校教师的认同,进入了广州大学“生死学”选修课堂。
“丧式女主、另世我”、“话题性满,群像人物立体鲜活”、“get到了殡葬行业的另一面,它给活着的人带来安慰”、“不沉闷压抑,喜欢平静温暖的叙事”、“女主和大姨之间‘拿捏与被拿捏’充满了生活气息”…… 无数年轻人从《三悦》中获得了巨大的共鸣,在三悦身上找到了自己,让它成了今秋内娱为数不多的话题剧之一。
这种共鸣也体现在了弹幕互动上。
作为弹幕聚集圣地的B站,在《三悦》故事推进的关键处,总能获得不少粉丝的实时反馈。吐槽、致敬、悲叹、欢笑……个体的快乐可以在集体的评论中翻倍,而悲伤则在彼此的慰藉中消解。
弹幕之外,B站的社区狂欢还来自于UP主们的二创视频。
“在对二创影视作品的版权管理更加规范化之下,像《三悦》这样的自制内容,可以弥补B站自制相对不足的短板,为二创UP主们带来新鲜的内容素材。与此同时,UP主们带有个人观点与思考的输出,又可以反哺剧集创作,这就是B站发力精品自制内容的逻辑。”艾媒咨询的创始人张毅对燃次元分析道。
B站正在搭建一个内容生产的闭环,环的一半,是类似《三悦》这样的剧集,另一半,是千万个体用户的内容产出。
一种新的剧集生产模式,正诞生于这个闭环之中。
弹幕给剧集带来了什么?
B站自制特有的“弹幕互动”,让《三悦》这部剧集中的“真实”与轻松诙谐,在站内持续发酵,并成为了10月的小众剧“黑马”。
“《三悦》是我最近发现的宝藏剧。”95后阿晴告诉燃次元,新鲜的遗体化妆师题材、日式的温馨生活片段,都是让自己“上头”的原因。“‘丧式女主’人设、求职碰壁、与母亲争执不休……”在阿晴看来,阴差阳错去了殡仪馆工作的女主,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
轻松的故事节奏则缓解了“殡葬”这一攸关生死的议题的沉重感。
正是这些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的优质内容,让《三悦》弹幕区不时沉浸在一片“哈哈哈哈”、集体的吐槽与感叹、致敬的氛围中。
“看《三悦》时,配合弹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阿晴补充道,比如,面对将遗体捐赠用于研究的“大体老师”,女主三悦向遗体鞠躬时,弹幕上整齐涌起了一片“感谢每一位大体老师”,这让阿晴有了更多的感动。
图/《三悦》剧照
来源/B站
“还有,大姨说出‘这位负责人是我的初恋’时,弹幕中齐刷刷地飘过了‘哈哈哈哈’。当剧集中出现‘挖藕’与‘哇哦’的谐音梗式,弹幕刷屏的‘哇哦’,让我的快乐延长了。那时候,独自看剧的我,觉得仿佛有很多近在咫尺的朋友在一起交谈内容。”阿晴补充道。
而除了实时弹幕带来的陪伴、欢乐和感动,在《三悦》的弹幕区,还有不少人主动对剧情涉及的医学常识进行“注解”。
以第七集为例,警察与女主及师傅提到合作,“为什么尸检不在警察局的法医室做呢?”几乎在另一位95后观众方方心里产生疑问的同时,弹幕就有了相关解释,“法医通常在殡仪馆进行尸检,不一定第一时间送往警局。”这种及时的解释性弹幕让方方的观看体验“更流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