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依然是长假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数据显示,海南机场进港量9月中开始有序恢复,国庆初期进港量达峰值、环比中秋显著改善。2022年国庆假期,海南全省旅游接待游客13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94亿元。
四季度后天气转凉,大批北方游客及中老年游客会前往三亚市避寒,海南旅游市场也即将迎来新的一波旺季。对于银发一族来说,10月中下旬也即将进入康养、避寒高峰期。
此外,海南不断开设离岛免税店,也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9月29日,海南省2家离岛免税店按程序获得批准。其中,海口国际免税城由中免集团投资建设,将于10月28日正式营业;万宁市的王府井国际免税港由王府井集团运营。随着两家离岛免税店获批设立,海南离岛免税店总数量将增加至12家。
时代财经注意到,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在国庆假期呈现回暖势头。据海南省商务厅消息,10月1日至7日,离岛免税总销售额超10.5亿元、日均超1.5亿元。
10月18日,在旅游板块的带动下,同花顺免税店概念收涨0.75%。其中,百联股份(600827.SH)涨7.06%,海航基础(600515.SH)、众信旅游(002707.SZ)、ST凯撒(000796.SZ)、中国中免(601888.SH)、友阿股份(002277.SZ)、东百集团(600693.SH)、步步高(002251.SZ)等均收涨。
但免税市场的回暖并未体现在免税企业的业绩上。
“免税茅”中国中免半年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76.51亿元,同比下降22.17%;实现归母净利润39.38亿元,同比下降26.49%。王府井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44亿元,同比下降1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2亿元,同比下降32.66%。
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向时代财经表示,免税概念股的商业模式依然存在难点,并非简单有免税牌照就能成功。
“首先,免税企业需要有非常强的渠道能力,否则可能免税品比其他渠道的、不免税的商品还没有性价比。从短期来看,境内外的旅行还是很难有很大的增长,免税消费的人群依然有限。”赖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