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高慧超
编 辑丨吴蓉
图 源丨图虫
预制菜产业高歌猛进,为预制菜加工、冷藏、冷链运输等设备发展带来了巨大想象空间。
今年9月,格力电器高调提出,要联合打造1000亿元规模的预制菜冷库冷链装备产业,吸引了众多企业、资本关注。
格力电器的底气源于预制菜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如果按照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未来6-7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可以成长为万亿元规模的市场,这将催生大量的预制菜装备需求。
广东省智能装备制造协会秘书长苗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细分领域装备规模取决于下游产业规模,对一个万亿产业而言,催生千亿装备市场是常事。虽然如今预制菜装备市场规模仅为百亿大小,但随着预制菜风口到来,装备市场规模确实有望在五年内从百亿升至千亿元。
不过,除了带来风口外,预制菜也给装备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少新挑战,随着预制菜走入大众视野,消费者对预制菜营养、风味、安全以及品牌等要求越来越高。而对比预制菜比较成熟的国家,我国在产品还原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需要在加工、包装、制冷等方面加强研发。
值得期待的是,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下,行业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设备锁味锁鲜、效率、数字化水平等。广东省珠海市等地方政府也频推专属扶持政策,鼓励扶持行业发展壮大,预制菜装备行业发展迎来风口期。
千亿产业借势起飞
“小酥肉、烤鱼加工设备等预制菜机械设备已成为企业发展新增长点,近年该业务营收年均增幅超20%,味知香、恒兴集团等预制菜品牌企业都是企业客户。”诸城市新旭东机械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凯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受预制菜产业迅猛发展影响,预制菜加工设备需求量大大增加,这也给企业销售带来了利好。
随着预制菜产业高歌猛进,预制菜企业数量也节节攀升。据统计,2012-2020年,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从2754家增加至12983家,年均复合增速达21.39%,这就催生了大量的预制菜机械设备需求。
除企业内需布局预制菜设备外,预制菜产销全过程中冷库冷链的需求也高涨。预制菜冷链运输事关预制菜食品安全和品质。如今预制菜大多是肉制品,蛋白质、脂肪含量丰富,如果冷冻冷藏不到位,菜品容易被微生物等污染。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从产地运输、生产加工再到成品运输的各项冷链配套设备,都直接影响预制菜品质和覆盖范围,冷链设备在保障预制菜产品的营养、风味、新鲜度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要从产地运输到成品仓储都配套冷链,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今年9月,格力电器提出要联合合作伙伴,打造1000亿元规模的预制菜冷库冷链装备产业。
除了带来新机遇外,预制菜也给装备产业发展带来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随着预制菜从ToB走向ToC,直面广大消费者,其不仅是产业扩张的过程,也是消费升级的过程,消费者对预制菜营养、风味、安全以及品牌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京东冷链华南区生鲜总负责人王寰坦言,对比日本等预制菜比较成熟的国家,我国在产品还原度上还是存在不小差距,我国预制菜确实需要在加工和包装上加强研发。
制冷设备领域也同样面临升级挑战。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田兴国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预制菜涉及多种菜品,在制冷与解冻过程中如何更好保持每种菜品的风味,值得深入研究。
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下,行业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借势起飞。新旭东、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在加紧研发、升级预制菜相关设备。王凯表示,如今公司正根据市场反馈不断加大预制菜设备的人才和研发投入,积极改良设备工艺,以更好保留预制菜营养、风味。
一食品机械企业总经理杨华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自己公司除了不断根据预制菜对营养、美味、安全的更高要求改良设备外,还在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提升设备数智化水平,因为随着预制菜产能加大,其对设备生产效率、数字化水平必然会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