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把游戏做完再放出来?”
近两年的游戏圈,这句话似乎经常出现,好像时不时就会有玩家对着某款新作的开发者发出类似的扎心质问。当然,这也不怪玩家,毕竟这两年出现的半成品游戏实在不算少。
一些在宣传阶段就已经轰动游戏圈的大作,如《赛博朋克2077》,《战地 2042》等,都用它们首发时的糟糕表现伤了玩家的心。难怪许多玩家在失望之余也对现在的游戏逐渐失去信心,“谁预购谁傻”的论调越来越流行。
那么,这些首发碰壁的“半成品”,如何挽回自己的口碑?由Hello Games开发的太空探索游戏《无人深空》就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无人深空》于2016年发售,因为与宣传不符的低劣质量受到了大量玩家的批评,上线Steam平台一个月后实时在线人数已经不足1000人。在当时,不少人都认为《无人深空》首发后的失败让它难以翻身,游戏热度的飞速下降让一些玩家调侃地称其为“无人神坑”,这款游戏似乎刚发售不久就要迎来自己的终点。
然而,在五年多后的今天,《无人深空》并没有沉寂下来。相反,它现在正保持着极高的热度。最近,游戏在Steam平台的玩家在线人数超过3万,总好评率超过70%。玩家对游戏的评价也和游戏刚发售时大不相同,如今的《无人深空》已经脱离了“无人神坑”的魔咒,成为了玩家心目中的良心佳作。这款游戏经历了什么?它是怎么做到的?
首发:彻头彻尾的灾难
浩瀚无垠的宇宙,千变万化的星球生态……《无人深空》在2013年的VGX游戏展上首次亮相,这款太空沙盒游戏凭借宣传中的内容吸引了不少玩家的目光。开发者称,游戏通过程序生成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宇宙供玩家探索,其中充斥着超过1844兆的星球,每一颗星球都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群。
“即便每颗星球只待一秒钟,玩家也需要5850亿年才能探索完所有星球。同时,每颗星球上的气候和动植物都是程序生成,独一无二。”开发者在访谈中如此表示。
除了探索不同的星球外,游戏在宣传中还展现了太空战斗、飞船改造等游戏元素。《无人深空》在发售前的宣传让玩家们看到了一个几近完美的作品,游戏中的庞大宇宙似乎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玩家们的期待高涨,游戏在Steam一经发售便登上了畅销榜第一,发售两天内销量突破40万份,巅峰在线人数超过20万。
而这正是灾难的开端。因为期待多时的玩家们进入游戏后,发现《无人深空》好像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游戏的BUG层出不穷,优化也是一塌糊涂,显得有点粗制滥造。而宣传中探索宇宙的玩法更是让玩家们大失所望,程序生成的效果并不理想,粗糙的画面和同质化严重的星球让探索变得毫无乐趣。
除此之外,游戏没有主线剧情,除了星球探索也没有其他有趣的玩法,玩家不过是造访一颗接一颗大同小异的行星,观察记录上面同样变化不大的生物,然后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随着一开始的新鲜感过去,游戏彻底失去了吸引力。
另外,在早期版本中,随机生成的动物在一些玩家眼里甚至成为了一个减分项,因为它们虽然外形上大同小异,但各自的丑也算丑出了风格。
面对如此糟糕的游戏品质,很多玩家自然不肯买账。游戏在Steam发售两周后积攒了两万五千条差评,玩家流失90%,很快在线人数就不到1000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深空”。由于发售后的差评风波,Hello Games甚至因为涉嫌虚假宣传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在当时看来,《无人深空》似乎已经没戏了。
补救:漫长的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