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求学就只是为了赚钱吗?留学的价值又仅仅是只用薪资来衡量的吗?这段人生当中的奇妙经历,到底带给留学生们什么样的影响与收获?
本文作者:Nana,本文来源:公众号“麦子熟了”(ID:maizi8090)。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点击预约,不错过精彩分享
你要工作多少年,才能挣回留学的钱?
最近,90后留学生博主@小琛日记 现身说法,算了一笔账:
16岁出国,留美8年,花掉268万人民币,然而藤校毕业的她,年薪只有15万。
也就是说,要不吃不喝近18年才能挣回学费。
小红书博主@小琛日记
「工资学费倒挂」的窘境,让不少和小琛一样的留学生们欲哭无泪。
某些招聘岗位「要求有留学经历,硕士以上学历,月薪2-3K」让人两眼一黑——留学生真就比白菜还便宜了?!
更惨的是,在这个史上最难秋招季,还有大批简历上写着big name的留学生,期望值一降再降,却依旧连一张平平无奇的offer都接不到。
这样大的落差,让不少海归都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海归废物」成了他们半玩笑半认真的自嘲。
网络舆论更是在无形之中把焦虑的氛围感拉满,种种夸张的反面案例仿佛都在暗示,当投入与回报严重不成正比,留学这件儿事儿无疑极不划算。
但是读书和求学就只是为了赚钱吗?
留学的价值又仅仅是只用薪资来衡量的吗?
这段人生当中的奇妙经历,到底带给留学生们什么样的影响与收获?
我们采访了五位海外留学生,试图还原他们真实的求学经历以及归来现状,究竟该以何种眼光重新审视留学投入与回报的价值衡量,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答案。
一、早早就有了
薪资赚不回学费的觉悟
©受访者阿帕斯供图
说起当初为什么要出国留学,我可能是因为「胸无大志」。
我们中国人好像总习惯于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不然你就有可能一步错步步错。
但是本科毕业后我觉得,青春时光如此美好又短暂,为什么要耗费在工作上,早早地就「过劳丑」。
不想工作,又不想在考研内卷,出国留学就成了一个可以「两全」的选择。
留学与其说是一种个人投资,不如说是一种体验。
一种去感受世界各地风土人情,去探索国内外的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去寻找人生还有什么更多可能性的体验。
玩过,看过,这就足够了。
而我早早就有了薪资赚不回学费的觉悟:
别那么功利,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年薪百万,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才是成年的必修课。
这么说可能会让人觉得我就是个拿着家里钱只知道享受的富二代?
事实上,留学的那几年里,我一直都在做兼职,最多的一个月能赚2500刀。
再加上加拿大留学并没有英美那么费钱,消费水平也不高,收入足以cover生活费。
所以我后来不仅没再向家里要过钱,甚至还为爸妈的加拿大之旅出了点赞助。
这样的留学生活其实并不轻松。
为了省钱,我住过没有隔断的客厅,蹲点过超市的打折菜,尝试过走路40分钟去上课;
垃圾物业准点下班,不得不学会了自己换老式保险丝;
兼职打工的时候,也被黑心老板克扣过「血汗钱」却没处说理……
不是所有留学都是为了所谓的远大志向,清楚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敢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也有能力为理想买单,才是我「胸无大志」的底气。
而那些在加拿大看过的风景,那些让我学会独自生活的经历,就已经值回票价。
二、留学让我看到
way more的生活方式
受访者Ru女士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