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长征二号F火箭是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专为载人任务而研制的火箭。从开始研制到今天,长征二号F火箭已经陪伴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30年,被誉为“神箭”。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刘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二F作为载人火箭,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系统,一个逃逸系统,一个就是故障检测处理系统。这两个系统都是为了我们载人火箭而设置的。它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待发段和火箭飞行的上升段,检测火箭的故障,这时候如果火箭出现一些灾难性的故障,我们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用这两个系统来把航天员带离火箭的危险区。
据了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箭可靠性指标达0.98,安全性指标达0.997。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介绍,执行此次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的飞行可靠性评估结果为0.9895。作为新批次火箭,对比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共有45项技术状态变化,进一步提升了火箭可靠性和发射概率,从而更好地为空间站任务服务。
另外,此次执行任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船箭组合体将在低温严酷环境下实施载人任务。据央视军事报道,临近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突遇极端天气,气温跌破了40年极值。低温严酷下给执行任务增加了难度。
据悉,针对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将在低温严酷环境下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情况,发射场地面设备已进行全面更新改造,科研人员对发射场配置的两套整流罩内送风设备保障性进行确认,并约定按照温度上限进行送风。同时,针对待发段可能出现的送风温度偏低的故障情况,制定了风险控制预案,根据情况开启推进贮箱地面电调温等,保证飞船返回舱和推进舱推进剂温度满足发射要求。此外,火箭系统也在重要部段采取了粘贴保温层的措施,确保满足任务发射要求。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系统首席预报专家李兴东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目前看发射窗口的天气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不影响任务的发射。”
中国空间站已经按照计划完美建造完成,接下来空间站将进入应用发展阶段。据了解,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相关载荷将于明年开始陆续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试验。
季启明表示:“一年半时间,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工作,中国空间站如期完成了空间站的“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
参考资料:
《英雄披甲征太空——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新华社
《速览!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看点如下》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最新进展》新华社
《航天新征程 | 火箭飞船准备就绪 神舟十五号静待出征》央视网
《神舟十五号即将出征:开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光明网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瞄准11月29日发射 费俊龙担任指令长》中国新闻网
《神十五择机发射 “神箭”长征二号F可靠性安全性再度提升》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
《太空“会师”迎挑战,“神十五”任务看点揭秘》中国航天报
《最低温跌破40年极值!“神十五”会受影响吗?》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