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的坏消息之后,国美再陷破产传闻。
11月29日,中城院要案中心(以下简称:中城院)发布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申请破产清算的消息。
该消息称: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因拖欠供应商数百万货款,经催要不能偿还,被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申请破产清算,法院已启动审查。
但一天之内,事情有了反转。
12月1日晚,国美电器发布声明称,截至目前,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及国美控股集团其它下属公司未收悉任何司法机关作出的有关国美被申请破产的法律文书或问询谈话。
意味深长的是,国美在这则声明里表示,国美尊重司法、遵守法律规定,也请相关各方恪守法律法规,合法合规解决争议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城院在苏宁被传破产之时就出现在市场视野中。行业人士也告诉记者,中城院并非一个政府机构。
企查查信息显示,中城院商标由中城百亿产业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所有,后者经营范围中涵盖法律咨询,但该项不含依法须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的业务。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破产属于诉讼程序,向法院申请破产,只能由申请人自己提出,或者按照法律规定只能委托律师代理。也就是说,中城院不可为债权人提供这项法律服务。
12月2日上午,中城院要案中心发布微博,表示其中心及协同律所已向法庭邮寄了相关材料,“通知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双方说法不一。
一位接近国美的人士告诉记者,国美内部“还没有放弃的意思”。最近,国美开启了直播带货,力求转型求生。
直播带货能救国美一命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朱万平 摄
破产疑云
回应这则“破产”消息,国美发布的声明语气坚决。
12月1日近23点,国美电器微博发布声明称,截至目前,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及国美控股集团其它下属公司未收悉任何司法机关作出的有关公司被申请破产的法律文书或问询谈话。
声明表示,对公司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公司一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在充分保障各方权益的前提下协商处理,合作共赢。对于无法协商一致的,通过司法路径予以解决。
公司尊重司法、遵守法律规定,也请相关各方恪守法律法规,合法合规解决争议问题。
回复中的第二段意味深长。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中城院并不是政府机构,没有执法权。
中城院经营范围 图片来源:企查查
记者在企查查上查询到,中城院的商标属于中城百亿产业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中,包含社会经济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服务。
图片来源:企查查
12月2日上午,中城院发布微博回应国美的此条声明,并表示,其是协同律所受四家供应商委托,通过EMS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邮寄了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申请全套材料。
中城院进一步披露进程,表示11月29日承办律师又到立案窗口现场核实,确认法院已收到材料,并在审查之中。受疫情影响,审查速度会慢一些,但通知到国美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许浩告诉记者,法院在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最长要在30天内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法院要审查被申请人是否符合资不抵债的条件,是否要启动破产程序。这就需要申请方提供证据,法院进行审查。通常情况下债权人要提供胜诉判决和执行终结的证明。因为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会调查企业的资产状况。如果严重资不抵债,法院会裁定启动破产程序,在作出裁定前,法院会双方协商,如果能达成和解协议,申请人会撤销申请,如果无法达成和解协议,法院会依法作出判决。”许浩说。
记者了解到,国美欠这4家供应商的金额约400多万。一位接近国美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国美目前还想再“撑一撑”。“如果只是因为400万就破产,那这个也有点低估(国美)了。”
自救于泥潭之中
事实上,国美被传破产对于市场来说也不意外。众所周知,2022年下半年开始,国美步入泥潭。
首先是创始人黄光裕夫妇的多次减持国美股份。资本市场上,国美零售的股票也一直萎靡不振;从业务上看,国美自8月中旬宣布进行“战略性蛰伏”,聚焦线下业务,真快乐平台、折上折平台的业务也陆续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