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1月5日潮州特斯拉车辆狂飙2.6公里致两死三伤后,11月28日下午,浙江台州一辆特斯拉汽车闯过红绿灯,撞击两车后冲向路边护栏停下,致两死一伤。两起事故致四死四伤。
据悉,这两起事故的驾驶者皆拥有20年驾龄,且事发时未酒驾。此前,潮州事故车主家属公开表示,事故车辆“刹车失灵”。但特斯拉中国则回应称:“事故车辆全程没有踩下刹车的动作。”
事故家属与特斯拉各执一词,但是否为“刹车失灵”引起的车辆失控,还待最终调查结果出炉。不过,目前特斯拉在中美两地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已呈现缩减态势。
11月30日,汽车行业研究机构标准普尔全球移动公司(S&P Global Mobility)(以下简称标普)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特斯拉仍是美国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品牌,但随着竞争对手推出越来越多更实惠的车型,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在被削弱。
标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在美国新注册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约65%,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缩减了6个百分点,较2020年缩减了14个百分点。
标普预测,到2025年,美国电动汽车车型数量将从目前的48款增至159款,而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下降至不足20%。
标普称特斯拉在美
正逐渐失去市场控制权
标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美国注册的1022万辆新车中有电动汽车约52.5万辆。其中,特斯拉在美国注册的电动汽车约34万辆,剩余18.5万辆注册电动汽车被其他46个品牌所瓜分。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
据悉,在美国今年前三季度电动汽车注册量车型排名中,福特Mustang Mach-E排名第三位,是排名前五的热销电动车型中唯一一款非特斯拉车型。紧随其后的其他品牌车型分别为雪佛兰Bolt和Bolt EUV、现代Ioniq 5、起亚EV6、大众ID.4和日产Leaf。
标普在报告中称,美国传统汽车厂商对于纯电动汽车缺乏关注,但随着特斯拉销量成绩攀升,以及美国政府提供消费补贴,传统厂商开始在电动汽车领域发力。
事实上,面对电动化大趋势,福特、大众、丰田、本田等以燃油车为主的主流车企皆已纷纷加快布局电动汽车领域,向市场推出极具竞争力的电动车型,其中福特推出的Mustang Mach-E即直接对标同年3月推出的特斯拉Model Y。
福特官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投产近两年的Mustang Mach-E已累计生产15万辆,目标年产能是27万辆。2023年,Mustang Mach-E将在全球37个国家进行销售。
标普在报告中也表示,特斯拉正在慢慢失去其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控制权,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低于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5.44万元)的电动车型。“特斯拉在这个细分领域还没有真正的竞争力。”标普方面认为,虽然特斯拉的入门级Model 3起售价约4.82万美元(含运费),但这款车通常提供更多配置选项,以更高的价格在出售。
日前,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正在开发一款改进型的入门级Model 3,旨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内部组件和复杂性。
事实上,在今年10月举行的特斯拉2022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表示,特斯拉最终将开发一款新的、更实惠的车型。由此不难看出,马斯克已意识到来自其他品牌的竞争压力并开始在做准备。
不过,标准普尔移动公司智能汽车部门副总监斯蒂芬妮·布林利(StephanieBrinley)指出,尽管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预计未来几年特斯拉的销量仍将增长。
中国市场份额缩减
年底再推限时“现金+积分”补贴
对特斯拉来说,中国不仅是其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中心,更是其除美国市场外的另一主要市场。
今年8月,上海超级工厂第100万辆中国制造特斯拉实现下线,而距离该工厂正式投产还不到三年时间。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约34.3万辆,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贡献了约18.83万辆(含出口量),占比超54%。有消息称,改款Model 3预计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在上海超级工厂投产。不过,该消息未得到特斯拉官方确认。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特斯拉在华的市场份额也同样面临逐步缩减的“危机”。乘联会数据显示,1~9月,特斯拉累计交付约31.82万辆,市场份额为8.2%;今年前10个月,特斯拉中国累计交付约33.54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