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有偿内推”,则把价格炒到上万元。
字母榜在某电商平台搜索“互联网内推”,看到不少“实习内推”的商品,标价在100元到几百元不等。字母榜以求职者身份与其中一位商家交谈,商家透露,现场实习(非远程实习)的互联网大厂实习内推收费100元并且“保offer”。
而校招的正式岗位内推,则收费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且承诺“保结果”,具体能否接单、收费多少视岗位和候选人的简历而定。“大厂正式工作,没那么简单。”在字母榜表达出惊讶情绪时,商家客服如是回应。
在社交平台,有不少帖子提醒求职者当心“有偿内推”,一位网友表示:“这种就是骗子,都是一些‘人力资源’,在写字楼租办公室,我朋友就上当了,退款特别麻烦。”
实际上,此类骗局早有新闻报道。去年9月,澎湃新闻在一篇报道中指出,这种骗局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等,惯用套路分两种,一种是“空手套白狼”,在沟通过程中制造焦虑、兜售课程,推荐不成功也可以赚取课程提成;另一种则干脆买通企业内部员工提供招聘信息或实习证明。
即便如此,依旧有人在线求助,询问“有偿内推”是否可信。而没有发帖的人,可能不是当场拉黑骗子,就是已经上钩了。
今年已经32岁的雯子也会为这届毕业生的压力感慨,她向字母榜回忆起2013年自己毕业时“工作随便找,但是“今年公司基本都不要应届的。”
李鑫对明年的招聘市场抱积极态度:“应该不会像今天这么寒冷了。”而他的内推生意还会继续经营下去,并且希望有朝一日能变副业为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