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你算过有多少损失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斯那定珠毫不犹豫地说:“疫情面前容不得我们斤斤计较。要多算大账,只要大家安康,一切都值得!”
“客人离开时,都不知道我们悄悄帮他补好了胎”
正值午饭时间,安保组组长能学佳突然冲进巴拉格宗监测点食堂,对同事们说:“你们先吃,今天早上有一名旅客有事耽误没有随大家一起走,我现在送她去高速公路。”“吃一点再去嘛。”面对同事们的关心,能学佳没来得及回答便转身离开了。记者再次见到他,已是下午4时许,他抓起桌上的核桃,捏开就吃。
“住在这里的每一位监测人员,必须保障他们既放心,又安心。”能学佳记得,有一家4口从重庆到香格里拉租车,自驾去西藏旅游,返程途中来到监测点后,担心租用的车辆长时间停放会产生高额的费用。他说,“得知情况后,我们立即联系租车行。经过协商,监测点的工作人员帮忙把车开去退还,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租车行还为游客减免了部分费用。”
每天做核酸、送食物、倒垃圾,只要隔离监测人员有合理需求,工作人员都会服务到位。不仅如此,他们还默默地做好事。“有一次巡查,发现一位隔离人员的皮卡车出现车胎漏气现象,我们就把车胎拉到县城修补好,避免他们离开时耽误时间。”能学佳笑呵呵地说,客人直到离开都不知道这件事。
“发现家庭困难的务工人员,监测点工作人员还自发组织捐款活动,让他们顺利、安全回家或返回务工地,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学佳说,来到监测点,就是一家人,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只有大家安康,小家才会幸福”
“这么急,去哪儿?”接受记者采访时,医疗组的赵俊成突然向一旁拿着医疗器械、一路小跑的医务人员喊道。“有个房间的客人头晕,我得赶紧去看看。”话音未落,那位医务人员的身影已消失在夜色中。
一位60多岁的游客在路上滞留了几天,到达监测点出现头晕等症状,医护人员检查后,初步认定是高血压所致。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这位游客不但得到了全力救治,还在饮食上得到特殊照顾。“看到我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客人在隔离期间一直很安心。”赵俊成说。
赵俊成的女儿今年7岁,由于生病原定要到南京复诊。然而,他在抗疫一线、妻子在公安一线,夫妻俩都没有时间,只能推迟复诊时间,有时甚至要把孩子放在亲戚家。他说,抗疫防控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更涉及千家万户,只有大家安康,小家才会幸福。
一个多月来,这样的故事在雪域高原太多太多。当隔离人员情绪不稳定时,工作人员就耐心细致地做安抚工作,1个小时不够,就2个小时、3个小时……直到对方心情平复。采访中,有的工作人员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之后又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从第一次进驻监测点的提心吊胆,到如今的驾轻就熟,巴拉格宗闭环健康监测点的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中不断蜕变和进步。
“许多队员24小时连轴转,嗓子哑了,累到哭了,依然坚守岗位。”监测点负责人蜂云林说,一个多月来,大家吃住都在监测点,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是常事,有的同志实在累了就躺在过道上眯一会儿,电话一响又开始行动。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保障好监测点客人的安全和生活。
“爸爸,我好想你!”中秋节那天,蜂云林和女儿视频,这位在防疫一线从未叫过一句苦的汉子忍不住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