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旅游知识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周口作坊街:因纸而生的古巷

常驻编辑 旅游知识 2022-09-20 周口   作坊   造纸业   油坊   巷陌   草纸   厢房   手工业   婆家   河南   旧时   中国

作坊街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周口作坊街位于文昌大道西延。古巷不知建于何时,旧时是一条因纸而生的巷陌,是一条有故事的古巷。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旧时,城市是手工业、商业聚集地,每条街都聚集着相同的营生,特色分明。如周口古城北寨里的油坊街、作坊街、山货街等。油坊街是以聚集榨油的作坊而得名,作坊街是以聚集生产草纸的作坊而得名。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遗憾的是,在周口市现存典籍里,作坊街的记载甚少。居住在作坊街西口的88岁蒋先耀老人,祖籍南京六合县程家桥,曾祖父于10多岁随蹚将(土匪)至周,长大后不愿再跟随蹚将而流落街头,被宁庄买姓郎中收留在店内做小伙计,后落户作坊街西口外,靠卖盐、咸菜兼行医养家糊口。如今,蒋家已在周口“开枝散叶”,叔伯兄弟居住在作坊街附近。蒋先耀回忆,他们家西边就是贾鲁河码头寨门,旧时作坊街东始于镇冲寺,西至小堤子街,街两边为草纸作坊,店铺林立,店铺为栅栏门小瓦房,多为前店后坊兼居家的宅院格局,作坊街生意红火,昼夜热闹非凡。在作坊街西街头至贾鲁河码头寨门之间的五六十米范围内,乐善街、忠信街、仁义街、小堤子街、顺河街、作坊街在此会合,是周口街巷中少有的六街聚首一处的巷陌奇观。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古巷内六街道聚首处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造纸业集中在作坊街,古巷东头建有行业庙,名镇冲寺,又称葛仙庙。民间传说葛仙掌管人间蓝靛收成好坏,被周家口草纸作坊业敬为祖师。这是周家口的显著特征,旧时行业建庙、商会建馆,展示各自的文化信仰。清代周家口建有庙馆50多所。镇冲寺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由周家口草纸作坊业营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修。寺院为两进院,前后院均有大殿、东西厢房各三间。现存的寺院后殿、东厢房,均为硬山式建筑,小瓦覆顶,前出廊。目前,镇冲寺是周口市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寺庙建筑之一,对于研究清代地方经济和商业会馆文化意义重大,现被川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列为保护和复建的古建筑群之一。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川汇区文史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夕,作坊街、东顺河街街巷两旁分布有手工业草纸作坊30多家。经蒋先耀证实,上世纪四十年代,尽管作坊街生意不如以前,但街两边店铺林立,整个作坊街还有10多家作坊,每家作坊都有字号,如街南的“义厚长”“聚兴”红纸作坊,街北的“志远长”年画作坊。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古巷内街道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家住作坊街49号的87岁郭素兰老人是淮阳新站人,其婆家的造纸作坊在古巷东口路南,现仍存临街老房数间。其婆家为西华县皮营徐寨人,当时西华黄水泛滥,举家逃荒到界首,后返回周口,在作坊街租一处临街院落,开了一家造纸作坊。后因房主吸大烟,向郭素兰婆家借钱,无力偿还后,遂用家产抵债。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家住作坊小学(原为福音堂,是当年周家口最大的教堂)对面的92岁郭玉兰和丈夫陈维明是商水白寺人,丈夫10多岁时在作坊街造纸作坊做小伙计,1954年公私合营,成立合作社,陈维明吃上了商品粮,郭玉兰也从老家来到了作坊街和丈夫一起生活。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夜色下的古巷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岁月如歌,古巷里家家都有说不完的故事。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1954年是作坊街数百年小草纸作坊的终结年,也是造纸业变革年。社会进步的车轮加快,生产草纸的作坊难以跟上社会所需,由国营造纸厂取代。最后一代作坊匠人也进入工厂或转行,成为新时代建设者。(来源:周口晚报)511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周口师范学院怎么样(周口师范学院前景)
  • 周口是哪个省的(周口是指人的哪里)
  • 沈丘在哪里(周口到沈丘多远)
  • 周口市是哪个省(周口离安徽哪个城市近)
  • 周口市哪个省(周口在郑州哪个位置)
  • 周口太康:即刻起全县人员静止、居家静止、原地静止、原
  • 河南卤面这样做太好吃了,这样做老公一顿吃两碗
  • 河南省85个露营地,等你去看星光
  • 男婴出生时臂丛神经被医生拉断,家人拒收30万赔偿,当地卫
  • 四胎宝妈带三孩儿去医院生娃,认为多子多福,孩子大了就享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