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梭于上河坊内,随处可见古韵十足的历史风貌,开封府、国子监、龙门客栈、虹桥等16景幻化成宋代盛世的繁华梦境。上河坊融合古代建筑街景,与现代投影科技结合,最大限度还原了北宋汴京开平时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街区共有三纵三横的北宋街巷,最大限度还原北宋汴京开平时期的繁荣风貌,融合美食与非遗文化的体验,为消费者呈现前所未有、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


国风沉浸空间的潮流密码
流量:“国潮”与“青春”
近五年,中国品牌在品牌总热度中的搜索热度从45%提升至75%,根据“百度与人民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国潮在过去10年关注度上涨528%。微博中关于“国潮来了”的话题,达到了305万讨论、47亿阅读量的巨大规模。抖音中关于“国潮”话题的视频有33.8亿次播放量,已成为“现象级”热潮。

具体而言,国潮文化有若干典型要素: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审美情趣;以商业品牌为主要传播载体;以潮流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以青年群体为主要观照对象。国潮文化体现了“国潮文化=(国货+国粹) (思潮+潮流)”的宏观格局,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生活的“95后”“Z世代人群”与“00后”为主要受众群体。“国潮”“中国故事”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方式和生活态度,慢慢渗透到大众生活中,传统文化正在通过极具创意的形式、年轻化的表达,融入到消费领域,“国风+潮流”的融合成就文化复苏的同时,也在造就新时代的中国IP理念。
盘活:“存量”变“增量”
现阶段城市大量存量商业的更新,正在成为商业地产的一个主流趋势。
对于存量空间而言,如果以文化赋能的沉浸式体验消费,作为展现商业塑造中“感性”的力量,与“理性的、科学的”商业交融碰撞,可以通过差异化破局行业困境,给予空间改造一些全新的灵感。

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品牌以“文化自信心”为名,不仅从营销方式向转型升级,而且从产品创造向商业模式转变。人们正在试图全面捕捉购物中心的文化产物,并改善购物中心的整体氛围。当前的艺术从“冷”发展为流行和年轻,回到体验的本质,通过互动建立情感联系,利基文化逐渐成为“新时尚”。“国潮”不仅打开了广阔的市场,也打开了不少人或妄自菲薄、或自惭形秽的心扉。因为它让更多新生代消费者有理由相信,只要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觉、涵养文化内涵、挖掘文化价值,潮流可以土生土长,时尚就能“风起本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