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门楣上“春回黍谷”四字,当时舒绣文的祖辈建房子,风水师预测该屋建成后当出一代奇才,因此用春秋时燕国“邹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居之,吹律而温至生黍”的典故,同时喻“春回大地”、“春到人间”。以后此户果真出人才,清末进士舒斯笏的孙女舒绣文以其精湛的表演天赋,成功地扮演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中的角色,成为人民艺术家。
舒绣文1915年生于屏山,后随父舒子胄迁居北京,进入影视圈,因其天生丽质和表演天才,成功塑造了各类女性角色,深得观众喜爱的演员。
屏山村现仍留有祠堂7座,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光裕堂和庆余堂。
光裕堂: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九都舒氏宗祠的总祠,总祠下有子祠,将族人按辈份划房而治,如三房厅、四房厅等。门楼上部中间最醒目的“恩荣”二字和下方“世科甲第”四字,彰显舒氏 “皇恩浩荡、家庭繁荣”,历代仕途坦荡。
庆余堂:建于明万历年间,为五开间大祠堂,占地480多平方米,整个祠堂气势宏大。庆余堂坐北朝南,墙体高大,梁柱雄伟,雕刻精美。
屏山村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精致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内涵,从高高的马头墙到幽深小巷,想到那些久远的年代的人和事,让人浮想联翩。在历史的岁月里,一些人走了,一些人来了;然而村落中发生的一些故事仍在演绎着……
孙克勤、孙博撰文和摄影
参考文献
孙克勤,孙博,2013,探访中国最美古村落。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