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俄罗斯帝国还企图改变土尔扈特汗国的体制。在传统的蒙古部落中,实行民主集中制,汗王决定一切,在汗王的下面有个叫札尔固的机构,类似于满清的议政王制度。札尔固成员都是汗王的直属,所以汗王掌握实权。
1762年8月12日,俄罗斯帝国正式承认渥巴锡为可汗,但同时又颁布了改组札尔固的条例。要求札尔固直接隶属于俄罗斯外交部,由政府派遣的官员直接进行管辖,目的就是要架空汗权。
类似的事情早发生在乌克兰身上。在大北方战争结束后,彼得大帝以哥萨克打仗不卖力为由,不断削弱乌克兰哥萨克酋长国的自治权。到叶卡捷琳娜大帝执政时代,俄国直接取缔了哥萨克酋长国,拆毁了乌克兰哥萨克们的中心——扎波罗热塞契,并在乌克兰设置了三个省份,彻底把乌克兰化为无形。
发生在乌克兰身上的事情,同样也适用于土尔扈特汗国。从这个意义上说,俄罗斯兼并土尔扈特是早晚的事。
俄罗斯除了在政治军事上进行压榨以外,还企图从宗教文化上同化土尔扈特。早在彼得大帝时期,俄国就派遣传教士在蒙古人中进行传教,妄图消灭藏传佛教,逼迫部族改信东正教。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会发现,俄罗斯对土尔扈特的同化是很讲究策略的,可谓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假以时日,土尔扈特汗国必将被从地图上抹去,连个渣都不剩。

03藕断丝连
土尔扈特西迁后,与故土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640年,准噶尔首领巴图尔浑台吉在塔尔巴哈台召集蒙古各部举行盟会,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勒克汗亲自参会。经过多方协商,四部通过了《卫拉特法典》。
经过这次盟会,确立了准噶尔部的领导地位,“四部虽各有牧地,而皆以伊犁为会宗地。”为了协调与土尔扈特部的关系,巴图尔浑台吉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和鄂勒克汗。
等到了土尔扈特阿玉奇汗统治时期,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准噶尔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又迎娶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堂妹。结果送婚的队伍路过哈萨克的时候,遭到哈萨克汗国头克汗的袭击,差点连新娘子都给抢了去,由此激发了准噶尔对哈萨克的大讨伐。
1716年,准噶尔部主力部队从伊犁河出发,向阿亚古斯河谷周围地区的哈萨克人发动进攻,土尔扈特部与之遥相呼应,从西边攻袭哈萨克,从而大败哈萨克军队。
土尔扈特还与西藏教廷保持着密切往来。信奉藏传佛教的历任土尔扈特首领,都没有忘记从部族中选择幼子、灵童送到西藏三大寺进行学习,同时邀请高僧前往土尔扈特弘扬佛法。
土尔扈特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后的第二任汗王书库尔岱青,就曾在1643年亲自到西藏礼佛。到了1670年的阿玉奇汗统治时期,土尔扈特与西藏格鲁派的联系更为紧密,阿玉奇汗还在拉萨设置了常驻代表。阿玉奇汗先后5次派遣使团进藏,其中不乏阿玉奇汗的夫人、儿子、母亲和侄子等高级代表。
阿玉奇汗曾说:“俄罗斯与我衣冠俱不同,我终归中国矣!”这时他已经有了最早的东归念想。
1697年,清朝平灭噶尔丹,阿玉奇汗派遣使者拜见康熙帝,试探回归的可能性。但当时准噶尔势力依然强大,计划无果而终。

1698年,阿玉奇汗的侄子阿布拉珠尔在回程路上,受到准噶尔的阻挡,只得投奔大清。阿布拉珠尔被康熙帝封为固山贝子,驻牧于甘肃党河流域,这是最早一批返回中国的土尔扈特蒙古。
1712年,康熙帝派遣大臣图理琛出访土尔扈特。当年5月20日,使团从北京启程,经张家口、察哈尔、外蒙古及西伯利亚,于1714年1月2日抵达萨拉托夫。阿玉奇汗接到消息后,喜不自胜,忙派人迎接。他向使团倾诉了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并流露出对俄罗斯的厌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