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胶东半岛线路更多的是体验自然风光带来的轻松、惬意,那么曲阜泰安济南线路,则充满了厚重的文化气息。济南的景点都带着历史光晕,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李清照故居……之后南下爬泰山,逛孔府、孔庙、孔林,感受千年来的历史积淀。这条路线还可以再延伸,继续往南走,到枣庄,那里有微山湖和台儿庄古城。往东南走,到临沂,红色景区云集。
地理位置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除此之外,对两条线路产生的最大影响,大概体现在入境旅游上。2020年,山东16市入境旅游收入排前五位的是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潍坊。受疫情影响,入境旅游不同地市之间差异较大,青岛是济南的3.8倍,是菏泽的2260倍。如果外国游客也按照线路旅游,那么青烟威胶东半岛线路2020年共收入16389.6万美元,曲阜泰安济南线路则只有3561.78万美元,前者是后者的4.6倍。
为什么入境旅游在不同线路的表现差别这么大?还是因为地理位置。因为山东的区位特征,来山东旅游的外国朋友以亚洲,尤其是韩国、日本友人为绝对主力,他们从青、烟、威等沿海城市入境,这些城市便“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
回看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会发现,旅行这件事无意中反映出很多社会和大众心理的变迁。
很早之前,说起山东旅游,大家普遍想起的是“一山一水一圣人”。那时候,人们出游,更多的是怀着一种虔敬的心态去瞻仰名胜古迹,是参观游览,更是某种隆重的“朝拜”。
现今,这三处最负盛名的景点“浓缩”在鲁南的线路里,同胶东半岛优美的海边风光一起,成为支撑山东旅游业的两大柱石。
知乎有个关于“为什么想旅行”的提问,从已有的185个回答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人们出游的心态变了。最高赞答案所写的“不愿压抑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望”获得344个赞同。好不容易从繁杂的工作和学习中抽身出来,大家想尽可能更轻松、愉悦地去感受陌生城市那迥异于己的生活。或者干脆走向另一个反面,寻找不甚了解的“秘境”带给自己更强的感官刺激。
这种旅游心态的转变,对旅游行业来讲,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是当人们为了感受和体验出游,就不会那么局限于名胜古迹、山川异域,这时候可以说“处处是风景”。但如何将此处的风景告知彼处的人们,并让人们对此产生期待,是个很大的挑战。
而成功做到这点的,基本都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像几年前的西安、重庆,现在的新疆、西藏,整个大西北。在这个时代,一个人想去新疆旅游的原因可能很简单:一个熟悉的博主去新疆旅游,看完vlog后唤起了他对西域边陲的向往。
这样直接的传播和吸引,是山东旅游需要的。好在这几年,事情也有了变化。青岛自不必说,还有许多人为“夏雨荷”来到大明湖畔,因旅行达人去往烟威,跟着潍坊音乐节的音浪躁动,禁不住《人生一串》里淄博烧烤的诱惑,好奇于“宇宙曹县”的真实面容……
想让大家来玩,就要给大家一个理由。山东从不缺乏风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地挖掘它们,推广它们。就像14年前大方喊出“好客山东欢迎您”那样。
策划|代玲玲
统筹|赵小菊
数据、文案|宋亚鲁
设计|唐浩鑫 尹亚琪
大众日报数据新闻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