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过三四十年,村里你认识的老辈陆续过世了,周围的人你不认识了,你还回去吗?
(原创)谢邀!听上辈人讲,村里的张姓男孩平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为求生活,便随父亲出远门经商去了。从此,平山在大半生的人生时光中,从来没有回过自己的村子(也是我目前生活的小村),与父亲一路打拼,先后经天津,内蒙,最后在新疆伊犁的特克斯县落脚安家生活了。平山的母亲,则是一个人留在家里,与平山的姐姐一道,过着清静的生活,天天盼着丈夫和儿子平山的归来。然而,最终也没有等回丈夫和儿子的归来,在女儿长大成家之后,在盼望儿子和丈夫的思念中,离开了人世。

远在特克斯县生活的平山,由于路途的遥远,年轻时从来没有回过自己的小村。只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一个秋天的日子,带着父亲的骨灰盒,千里逃逃回到小村,将父亲的骨灰,与母亲合葬在了老家的老坟上。
平山回到老家时,他的本家户子虽大半生见面甚少,但对他依然相亲如故,帮他办理了父亲与母亲的合葬事宜。自此,平山又回特克斯县生活去了。他在那里与妻子、儿子共同开办着一个砖厂,日子过得也是有声有色。

时光推移到1998年,平山已经年过六十了,他的一个儿子也已经成家立业。在完成人生的主要任务之后,尤其是晚年身体有了毛病的时候,平山是日日夜夜思念故土老家,那情况简直是牵肠挂肚,他乡度日如年。八十年代初期河北老家有人在伊宁一带参军服役,平山还利用星期天的时间专门到军营去打探,看望老家来的当兵人。
之后,平山便与妻子一道,打道回府,在老家小村的老房里,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岀于在新疆曾经参军入伍多年的原因,虽然不是一代人,也不是一家人,我却对平山一家人从内心里有着说不出的一种浓浓感情。在那些日子里,只要是过星期天,我总是抽出时间到平山家的老房里坐上一会儿,也帮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困难,让晚年的平山夫妻俩,感受到了家乡人的温暖。
平山夫妻的例子,在我村还有多例,多例。这例子证明″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俗语讲得对呀……
老家,心中永远的老家!乡愁,抹不去的乡愁永远会记在心中!尽管离村早,尽管人已陌生,但我坚信,家乡永在心中,有条件的人,多会回老家,哪怕是看上几眼……
2022年11月19日
如果是那样,我想老辈都离世了,新辈也成了陌路,我还会倦恋那生我养我的故土,老了也会去看看家乡的变化,虽然以前的痕迹全无,也会构起从前的记忆,一生也抹不去我倦恋的故土。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说我离开家乡的情况吧
我出生在胶东半岛崖山脚下一个贫穷的山村,由于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父母为了我有个好的前程,将我送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舅舅家,舅舅文革时期被打成反革命叛徒致死,为了生活下去,我随舅母嫁到了农村一个老光棍家里……
后来遇到机会14岁参加了工作。
九十年代下岗后,为了生存,南来北往去打工……
五十五岁患癌,为了保命从此踏上了漫漫求医路,因举债不堪重负,放弃了治疗,等待死期临近。
为了不给家人添麻烦,远离家人回到原来的破产单位,抱着听天由命自生自灭的心里,自我封闭等待死亡降临。

上山图片
不甘心的我,自己上山采药自救,这五年的自我封闭自救,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一言难尽啊!
呵呵一不小心活了下来,终于熬到退休,经检查一切恢复正常,真是如负重卸,柳暗花明又一村。
封闭养病期间,心里多么想回到家乡看最后一眼,相距百八十公里,交通便利的当下,完全可以回家乡看一眼。
可对我来说,奄奄一息的身体如隔千山万水,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允许啊!
身体恢复后,高兴的我就买了一辆电动车,练习练习准备回老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