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李白的宣城!
宣城是个好地方,因着李白,他爬过的山,他荡过的水,他吟哦过的一花一草,他挥毫写下的明月与长风,让宣城不再仅仅只是一座城。
人世间的邂逅相逢其实很奇妙,不独是人与人,人与万物都是如此,灵犀一点,心心相通。就好比王勃邂逅了滕王阁,于是有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惊艳;就好比崔颢邂逅了黄鹤楼,于是有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动人;就好比张继邂逅了寒山寺,于是有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响彻了千年的钟声。
而宣城,这座绝美的徽州古城,有了李白。
今天的旅程从一碗大肉面开始
谢脁楼
南齐建武二年(495年),是南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诗人谢朓,来到宣州任太守,所以后人称其谢宣城,他又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
谢朓是永明体最有影响的诗人,也是南朝山水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其名句如:馀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谢朓担任宣城太守时,在陵阳山构建一阁,名为高斋。唐人为纪念谢朓,重建此楼,即谢朓楼,又叫做谢公楼。
天宝十二年(753),53岁的李白受从弟李昭正的邀请,第一次来到宣城。此时距离李白长安赐金放还已有十载,光阴荏苒,过往繁华转瞬便成烟云。
人人都道李白仙风道骨、恣意潇洒,却忘了当初写下“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的那个人,也是他。宣城像最温柔的水,轻轻流淌过,熨帖人心。这里有最美的景,这里有他一生追慕的人。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首诗当是写于李白在宣城谢朓楼上饯别叔叔李云的一首送别诗,在慷慨豪迈中寓有李白对自我怀才不遇的愤懑。
李白曾为谢朓写下数首诗歌: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三山怀谢朓,水澹望长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乃至王世禛在《论诗绝句》中都感叹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景德寺塔
就在谢脁楼后面,穿过一条小街。
别士桥码头旧址
传说李白曾经在别士桥桥边送别好友,并作诗《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一生七次来到宣州,并且为宣城留下了86首诗篇。从天宝十二年(753)到宝应元年(762)的十年间,失意的李白经常居住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