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的别士桥古桥已经迁走异地保存,此地只留下一个名字和一段故事。

几条街外,就是所有迁移过来保存的古桥们,恰巧看到一个桃源桥,别士桥也在附近。


敬亭湖公园
公园就在敬亭山脚下,登山必经之路。

这地方不适合散发弄扁舟,因为看热闹的人忒多了!

敬亭山牌坊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上元二年(761),61岁的李白第七次来到宣城,此时的他已年逾花甲,须发皆白。他独自一人步履蹒跚的爬上敬亭山,久久无言。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寥廓长空里的一片孤云,似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诗人埋首,他忽然觉得万事万物仿佛都在厌弃他、孤立他。唯有,唯有那一片敬亭山,巍巍峨峨、沉沉静静,永远地屹立在那儿,陪伴着,抚慰着,他空落孤独的心。
他想,宣城真是个好地方呀!

广教寺双塔
走过牌坊后,在去往敬亭山的路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广教寺遗址,现在除了双塔,其它就仅余断壁残垣!

广教寺双塔,是免费开放的。

广教寺双塔,亦称敬亭双塔,位于安徽宣城北面2.5公里的敬亭山南麓,双塔始建于北宋绍圣3年(公元1096年),双塔东西对峙,相距26.9米,形制相同,均为平面方形的仿木楼阁式砖塔。

广教寺双塔为一对并肩比立、独特罕见的方形古塔。这种既沿袭了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建塔风格,又具有宋代建筑特征的塔,在中国宋代古塔实物中为仅存的一例。双塔的实体虽然多有残破,但仍保留了北宋建造时的原貌。

广教寺遗址
唐大中二年(848),裴休知宣州,迎断际禅师来宣,驻锡城内开元寺,第二年,创建广教寺。

元末至清,广教寺几经兴废。
清乾隆年间,广教寺几乎全部毁坏,祗余下双塔和石佛殿。
抗日战争时期广教寺又毁于日本侵华战火,仅遗存广教寺双塔,石佛殿被毁。



画僧石涛与广教寺
石涛来到安徽宣城,先后挂锡于敬亭山广教寺等寺庙,历时15年,曾经倾力修复广教寺。

敬亭山下,有许多茶园,产敬亭绿茶。

现在正是板栗成熟的时候

敬亭山
李白诗中的敬亭山坐落于安徽省宣城市北郊的水阳江畔,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改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因南齐谢朓《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声名鹊起。而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施闰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诵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便有了“江南诗山”的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