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旅游知识

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常驻编辑 旅游知识 2022-09-25 山溪   旅游   景点   景区   地质   任性   游客   风险   环境   更多   网络

随着旅游消费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不少人开始寻找冷门小众景点,享受“不走寻常路”的乐趣。进隧道取景,到山溪漂流,攀爬野山坡……网络平台上,一些博主推荐各种“野生景点”,吸引部分网友前去打卡。不过,“野生景点”地处偏僻,不少是未开放开发区域,缺少旅游配套设施和专业应急救援人员,存在安全风险。任性“野游”不仅是对个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还可能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生态环境,并非旅游出行的正确打开方式。JUL拜客生活常识网

分析网络平台上受关注较多的“野生景点”,有的看似潭水清澈、水面平静,实则水下暗藏漩涡,曾发生多起溺水事件;有的看似群山环绕、风景优美,实则临近地质破碎带,可能发生垮塌;有的看似水流不急、水深有限,实则属于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为了吸引流量,一些博主在推荐时,往往夸大这类地方的趣味性,而对其所在地气象条件、地质环境等缺乏必要说明,容易使一些慕名前往的人疏忽了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应对。JUL拜客生活常识网

“野生景点”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治理任性“野游”需凝聚众力,相向而行。对于旅游主管部门来说,需要做到全过程、全链条管理,持续加强预警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旅游安全宣传,积极做好预防性安全保障工作。对于景区来说,应当完善管理制度,针对生态脆弱区、游客禁入区等,不仅要有警示提醒,还应设立安全屏障。对于网络平台来说,应当注意内容审核,加强风险警示,及时下架未经安全风险评估的“野生景点”推荐内容。作为游客,需要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必要的应急避险知识,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多方配合、协同发力,有助于建立健全“野游”长效治理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出游群众安全。JUL拜客生活常识网

任性“野游”增多,也反映出人们旅游需求的旺盛。从根本上看,减少任性“野游”,让更多人游得开心安心,需要增加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旅游目的地当思考,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推出个性化、分众化的旅游产品,增强体验性和互动性。另一方面,也要在景区科学管理上多下功夫。优化服务的意识更强一些,创新供给的力度更大一些,才能把更多游客吸引到正规景区,让人们更好体验出游乐趣,乘兴而来、尽兴而归。JUL拜客生活常识网

旅游是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过程,游兴再浓,也应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周全准备、保平安无虞。行有所止、防患未然、携手努力,才能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不负一路美景,收获更多美好与舒心。(孟繁哲)JUL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八马茶业教你如何将铁观音品出茶韵
  • 清凉过夏天,来石林峡玩水吧
  • 成都彭州游客遭遇山洪多人死伤:如果我在现场应如何逃生
  • 诗歌三首|轻轻地打开那些被岁月折叠的时光
  • 岑山溪水大帅哥,大战深圳魔女足球队,游龙戏凤
  • 青田东源项村
  • 海龟硕士汤先生隐居苍山七年
  • 颂歌江格尔、碧波赛里木
  • 第2036篇(杂谈)《人之“品”位》
  • 冬天不去海南,那你要去哪?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