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爱喝茶的,无不喜欢紫砂壶。玩紫砂壶的又无不向往宜兴。这里古称阳羡,黄龙山的砂土,独特的工艺,让紫砂壶历久弥新。吃完饭听一做壶的小伏子聊他做壶的经历和缘起经变,一时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紫砂壶的塬缘,建筑风格迥异的制壶室,工作间鳞次栉比,比肩而作。专程到我们2008年买的吴坤大狮灯壶家里,当年他和儿子吴立新去西安参加茶博会,老先生今年79岁,出门了。吴立新老了,依然坚守着做壶人的朴素。他们就去过一次西安,说起当年买壶还略有印象。不觉,狮灯壶已和我们渡过十多个春秋。回首往事,真是“忽有故人心头过,回首山河己是秋。”
挥挥手,作别宜兴。驱车来南浔古城。这里清新如斯,清丽在兹。虽说业态不全,但清新若是,全是欣喜不己,全无半点遗憾。
南浔古城历来都是富商大贾喜居之处,张姓家族富可敌国,闻名遐迩。游看时,一位年轻的游客说张静江,孙中山的这位老友是一位现代吕不韦,传说中的人物,多个党派都对他赞誉有加。张家后人才俊频出,令人羡慕。
这里还有嘉业堂书楼,是和天一阁齐名的中国四大书楼之一。看到整屋木刻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策》,就是在栏杆外看看,也感觉高山仰止,不禁渺小起来。
游玩间,不经意看着远方天空,祥云两朵,真是造化随人,有时刻意去拍都难以碰到。感谢上天成全,天气晴朗,不遇雨雾。
周庄水村,吴昌硕笔下描绘过。邮票上也绘制过。周庄中国十大名镇之一,从白天看到夜晚,一幅幅汇入眼帘总是江南水秀。
最后一站,我们静坐水旁,望着依次而去的游船,听着撑船庄女渐去渐远的民歌,不觉低头啜饮一口周庄自酿的白酒,坐着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