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桩事实证明:气象正成为助攻旅游经济的“新动能”。
天气景观是最富变化性、最让游客可遇不可求的一种自然奇观。但近几年,多地气象部门持续探索预报日出、彩虹、星空、云海、雾凇等,部分气象景观成为当地旅游招牌。
如今,宁夏、重庆酉阳星空观赏预报为“追星族”遴选观星的好日子;河北秦皇岛日出观赏指数预报,方便游客安排打卡日程;北京香山红叶观赏预报、武汉樱花花期预报、新疆昭苏彩虹预报,帮助游客确定最佳“赏味期”……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始终是气象部门的奋斗方向和前行动力。
从“阴晴冷暖”到“彩虹云海”,天气预报的服务范围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纵深延展,光景越来越好!
创新合作联动 保障安全出游
“一部手机游云南、游甘肃”
有着“彩云之南”美誉的云南,每年要接待众多游客。2017年之前,旅行者规划行程主要靠网上搜寻攻略或听从旅行社安排;2017年之后,依据气象部门的引导来制定行程,成为全新体验。
那一年,云南省政府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由“游云南”App和7个小程序组成的“一部手机游云南”全域旅游智慧平台,实现旅游服务、管理、营销智能化。云南省气象局主动对接融入,在其中开辟了景区天气板块,接入全省129个县市区、337个景区的天气实况、预报、预警及多种旅游气象服务产品。
这样便捷的方式还在甘肃、北京延庆等地推广应用。此外,面向国内外游客,云南省气象部门还开展一系列服务,诸如少数民族节庆活动推荐、特色小镇 (乡村)旅游推荐等,为云南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暑期是旅游旺季,同时也是气象灾害多发期。为此,中国气象局强化同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持续加强旅游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和合作机制建设,并对灾害性天气旅游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开展自查。
安全有保障,旅游才能尽兴而归——北京市对景区实行分类管理,采取灾害性天气旅游景区分等级分区域关闭措施。福建省明确气象、文旅部门以及涉旅企业等不同主体的责任边界,要求按属地分别建立联络员制度。江西省健全联动机制,加强隐患排查,重点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有文物系统博物馆的防雷安全保障。内蒙古自治区气象与文旅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旅游气象大数据建设,实现旅客流量、景区容量、当地实时视频等旅游数据共享,共建旅游气象综合数据服务平台。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王亮
编辑:杨胜蓝 文科 赵晓妮
审核: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