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穿灰色裤子的宫女》)
橘园藏品中除了莫奈捐赠的巨幅睡莲外,其它大都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巴黎著名艺术品商人保罗-纪尧姆的藏品。纪尧姆是莫迪利亚尼与柴姆·苏丁的代理商,也出售毕加索、马蒂斯、亨利·卢棱的作品。并且都与这些画家成了好友,莫迪利亚尼曾先后为纪尧姆画了三幅肖像。
喜欢柴姆·苏丁作品的朋友有福了,纪尧姆对苏丁情有独钟,橘园有一个展厅专门展示苏丁的画,苏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巴黎画派的重要画家,他最擅长画带血的生牛肉,走到画前,像是到了畜牧屠宰场,都是血淋淋的肉。苏丁说过一句名言:“库尔贝可以在裸体画上展现巴黎的所有特征。而我对巴黎的表现,是通过牛肉完成的。”
苏丁开牛肉铺是为了向前辈伦勃朗致敬。当然他除了画牛肉,还画人物,静物花卉,乡村田野,但画的颜色好像都是用牛血调色的。

(伦勃朗《被屠宰的牛》)

(苏丁《生牛肉》)

(苏丁《剑兰》)
在橘园美术馆看展览较为轻松,展厅不大,展品不多,但精致而有特色。下午早点去橘园,傍晚便能很满足地走出展厅,还能逛一逛暮色中的杜伊勒里花园。

我在巴黎,无论如何也不会忘了去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那是现当代艺术的大本营。它与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公认的全球三大现当代艺术中心。
记不得是谁说了,在巴黎你要去卢浮宫,振臂一挥,那是一呼百应。假如你要去蓬皮杜中心,却很难找到同行者,会怀疑自己人品有问题,没人缘。而这没人缘的地方,恰正合我意。
离塞纳河不远处的蓬皮杜中心,一看它的外型,会以为这是一家正在建造的大型炼油厂,根本不会想到是艺术馆。而这恰恰与它收藏的当代艺术品光怪陆离、出人意表的风格相匹配。

(蓬皮杜中心外景)
蓬皮杜中心是由法兰西第二十任总统蓬皮杜筹建的,这是他上任后批准的第一个文化项目,一开始命名为博堡中心,因为建筑座落于巴黎博堡街区。蓬皮杜热衷于文化艺术,他自己就是一位现代艺术的爱好者与收藏者。

(蓬皮杜总统在看画册)
遗憾的是,蓬皮杜没有看到这个中心的建成就去世了,后来由下一任总统德斯坦续建,前后七年才建成,于1977年正式对公众开放。为了纪念已故的蓬皮杜总统,故将博堡中心更名为蓬皮杜中心。蓬皮杜夫人也是位艺术爱好者,她担任了中心荣誉主席,她与许多当代艺术家有着广泛联系与友情,所以许多著名艺术家纷纷向中心捐赠自己的艺术作品,一些收藏家也作出捐赠,法国政府文化部门也出资,购买与征集了大量作品,经过数十年的积淀,蓬皮杜中心已成为世界一流的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