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混战,割据西南巴蜀的公孙述逐渐和占据西北陇右的隗嚣、平定陇西的刘秀打成了三分天下的局势。

新莽末期群雄割据图
建武八年,刘秀在彻底击溃隗嚣之后沿江入蜀,对公孙述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作为蜀地东大门的白帝城,居高临下,“夔门”关江畔两岸悬崖陡立,直上而下,可谓是“峡张一门,谷锁一江”,对这里的争夺,成为了这场战役胜败的关键。

白帝城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公元35年,刘秀兵分两路夹击公孙述,汉军沿江逆流而上,演绎了著名的荆门山战役。
荆门山、虎牙山分别坐落在长江两岸,公孙述的蜀军已经占领两山,江面不仅修筑了浮桥、斗楼,还被木栅彻底封锁,切断了汉军逆江而上的可能。

荆门山、虎牙山及江中的木栅
决战之日,受命攻克浮桥木栅的汉军乘坐的战船,突然被一阵大风吹到了浮桥底下,暴露在蜀军面前。汉军急中生智,投掷出几支火把,在风势的助力下,星星之火迅速化成了燎原大火,朝蜀军阵地袭去。借着风势火势,汉军杀得成家王朝的军队溃不成军。

刘秀攻蜀之战示意图
荆门山之战的大败,奠定了成家王朝覆灭的结局。建武十二年,东汉大军攻入成都,据蜀称帝仅十二载的公孙述被杀,寄托着称帝梦的白帝城,成了他的梦碎之地。
成家王朝的覆灭,并未改变白帝城的战略意义,在此后的上千年间,白帝城始终是军事战略要地。
02

白帝城因战争而生,战争和军事几乎构成了它的主旋律;而在和平年代里,它既是连接巴蜀与外地的黄金水道,也是文人墨客游江怀古的好去处。

“一座白帝城,半部三国史”,无人不知的“刘备托孤”就发生在这里。

大型彩塑:刘备托孤
公元222年,刘备东征讨伐东吴孙权,惨败于夷陵,他逃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一年之后(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危之际,把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

大型彩塑:刘备托孤
《三国志》中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君可自取”四个字,赋予了诸葛亮处理朝廷事务的全部权力,也体现了刘备对他的足够信任。诸葛亮深受感动,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