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3年,孔子后裔及社会同仁齐聚孔庙纪念缅怀孔子。
全国“孔庙”很多,而祭祀孔子的“孔氏家庙”却显得弥足珍贵,最具代表性的仅有三处,除山东曲阜外,还有两处在浙江,一是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二是磐安榉溪孔氏家庙。其中,榉溪孔氏家庙被称作“孔氏第三圣地”,是孔子后裔江南最大聚集地之一。
八百多年来,沐浴在儒风下,自强不息、耕读传家、仁孝为本、修齐治平的婺州南孔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榉溪人。如今的榉溪,充满着人间烟火,走进这个古朴而宁静的村庄,彷佛寻到了一处“诗与远方”。
(榉溪孔氏家庙。盘峰乡人民政府供图)
与古为新,儒风习习传文脉。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境内的大盘山是天台山、括苍山、仙霞岭、四明山等山脉的发脉之处,盘峰乡榉溪村就位于大盘山南麓的一座山谷中。
藏于深山中的榉溪,与曲阜、衢州有一个共同点,是全国仅有的三处“孔氏家庙”所在地,且三处孔氏家庙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磐安县志》记载,榉溪孔氏家庙源于南宋宝祐二年宋理宗追端躬(孔子四十八世孙孔端躬)功德,按衢州孔氏家庙恩例,在榉川南岸杏坛园前建孔氏家庙,赐“万世师表”金匾一块。
此后,“婺州南孔”定居榉溪,繁衍生息,发成大族。
1996年,建筑专家洪铁城在翻阅大量史料后,公开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第三圣地,婺州南宗阙里》的文章,将埋在深山冷坞里的榉溪村展现给世人。随后几年,孔氏族人以传承宗族文化为己任,为“婺州南孔”立名正身。2006年,国务院批准榉溪孔氏家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改写了中国文化史上“北孔曲阜,南孔衢州”的定论。
因扎根乡村,榉溪孔氏家庙颇为与众不同。坐南朝北,平面布局与浙江地区农村的一些祠堂相似,除北面是小溪外,其余三面皆紧邻民居。
(婺州南宗祭孔典礼资料图。盘峰乡人民政府供图)
榉溪孔氏家庙建立以来,孔氏后裔照例举行祭孔活动,自明清以来,祭孔分为“各家墓祭”和“合族庙祭”,一般在清明节举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婺州南宗重新恢复了祭孔典礼,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磐安民间艺术表演,形成了有山乡特色的婺州南宗祭孔典礼。
2011年,婺州南宗祭孔典礼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孔氏家庙成功加入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当前,磐安举全县之力不断擦亮“婺州南孔”这张“金名片”,千年榉溪正在闪耀文明之光。
(盘峰乡榉溪村。盘峰乡人民政府供图)
有滋有味,世间烟火抚人心。榉溪村现有人口1300余人,孔姓占95%以上。虽地处深山、远离城郭,但居住于此的孔氏后裔们始终秉承儒家文化,千百年未曾中断。对内,忠孝持家、教化儿孙;对外,开办学堂、教授邻里,不仅克服了文化迁移过程中的水土不服,更使得榉溪这个平凡的村庄充满了烟火气。
何谓烟火气?烟火气是每一位榉溪村民认真生活的痕迹。
“各位游客好,这里就是孔氏家庙,始建于南宋……”每当有游客来到榉溪,讲解员孔国军就会给游客们介绍家庙和榉溪的历史。
孔国军今年32岁,是孔子七十五世孙。2010年,为照顾年迈的父母,孔国军辞去外地的工作回到榉溪。刚开始讲解,他的稿子只有短短的三四段,内容颇为单薄;如今,经过一次次地丰富、修改,全部的讲稿加起来可以订成一本书。孔国军说,能为孔氏家族、为儒家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是荣幸、更是责任。
何谓烟火气?烟火气是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是锅碗瓢盆里的人生百态。
竹笔筒、竹秋千、竹沙发、竹茶几……走进老支书孔令琴的家,竹制品琳琅满目。十余年,孔令琴凭借这门自学成才的手艺,在村里办起免费的“竹器加工培训班”,带领村民走向富裕生活。
(榉溪村古街古屋。盘峰乡人民政府供图)
“榉溪的每一天,让我有一种误入桃源的感觉,我体会到了每个村民对生活不加修饰的热爱,在城市人与人之间哪有这么‘近’过,但在榉溪,我想把我的心和他们的心靠在一起。”23岁的设计师颜丹阳体验过榉溪生活后颇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