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经济的稳定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仅南宋年间,古城中便走出了70多位进士,成为了八闽山水间的一块福地。

布衣仗剑 与城共存亡
已经绵延了41代的陈姓是福安的大姓氏,陈氏一族在福安枝繁叶茂发展,也烙印下古城人舍生忘死的担当精神。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福建沿海倭患严重。道路通达、民生富庶的福安,也招来了强盗的觊觎。
嘉靖三十八年农历四月初三,一万多名倭寇,兵分三路突袭福安城。

然而当时的福安不是屯兵之地,武器和装备都不齐全,并且土坯城墙改建还没有完工。面对来势汹汹的倭寇,县里临时组建起的护城队,也只能勉强守住五个城门中的四个。

就在此时,住在北门附近的陈氏一族主动站了出来,接管了北城门的防务。陈氏子弟大多是读书人,可当战斗打响,这些文弱书生纷纷化作铮铮铁骨,布衣仗剑,誓与家园共存亡。
就在福安人守到第三天的时候,尚未完工的北门城垛突然崩塌。敌人蜂拥而入,福安沦陷。一场浩劫让福安古城凋敝了数年之久,但古城人用身死国存的壮烈,浇筑出这方水土的筋骨与脊梁,也把勇于担当的精神传与后世。

此后的岁月里,古城人在废墟之上开始重建家园,浴火重生后的古城有了更为迅猛的发展,逐渐成为闽东最繁华的县城。

舍生忘死 守护家园
在福安古城的北侧,坐落着闽东革命纪念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曾在这里,同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这座房子是施脓禄烈士的故居。
1933年10月的一天,叶飞、马立峰、施霖等闽东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乔装打扮,在施脓禄家中召开秘密会议。然而谁也没想到,会议还没开始,敌人就突然前来搜捕,强行带走了闽东共产党的七名领导人。

如果不及时营救,会给福建的革命斗争,造成严重破坏。然而,武装营救的风险太高,施脓禄就利用亲戚的关系,与敌人展开交涉。
由于叶飞等人的身份尚未暴露,敌人最终决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