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眼前的茫茫大草原不是呼伦贝尔,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我就站在你面前,看你沧海变桑田。近日一网友晒出自己拍摄的洞庭湖,一个月前后的对比视频。这也太夸张了,明明之前还水光粼粼的湖面,如今已经成为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6只神兽撒欢打卡,可以说现在的洞庭湖只差牛羊来安居了。
洞庭湖在历史上被称为云梦泽,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调蓄湖,旺盛时期可以存超220亿立方米的水,湖的周长可以达到803公里,所以才有着八百里洞庭湖的美誉。然而今年的汛期反枯,2579平方千米的洞庭湖就光速瘦成了如今的麻秆小溪流,目前整体的湖面已经缩水了75%,再这样下去,怕是真的要枯竭了。

洞庭湖犹如长江的胃,一旦彻底干涸,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湖南湖北等省市将会面临被洪水淹没的命运,湖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将会成为历史,许多航道因此消失,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受到损害。
而就在洞庭湖荒漠遍野,野草丛生的时候,北方部分地区反倒是旱涝成灾了。为此,有网友直呼既然有南水北调,为啥不能北水南调?这老天爷下雨的时候怎么不瞅准点地理位置,难道是要雨神来一趟咱大湖南吗?

八百里洞庭湖瘦成一道闪电,大量鱼儿搁浅死亡,能带回家吗?
洞庭湖被迫瘦身后,河床坚硬如石,成千上万的鱼群来不及逃离这场灾难就被晒成了小鱼干,在太阳的炙烤下一些泡在水坑里的死鱼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那么多的鱼,不仅钓鱼佬们无限惋惜,许多百姓也是直呼,这些鱼可都是粮食啊,既然都是要死的,为何不能让大家带回家吃了呢?
要知道现在处于长江十年禁渔期,洞庭湖内所有的鱼群仍处在被保护的阶段,没有任何人有权利捕捞。哪怕它们因为天灾而嗝屁了,咱也只能干瞪眼看着,要是忍不住亲手送它们上了路,自己也就遭了灾了。对此有不少网友感慨,真是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瞧见鱼在水里头被热死,真叫人开了眼了。

水的吸热能力可谓是无人能及,如今这干旱也不知道啥时候才结束,为了能最大化挽救鱼群,有关部门赶紧加派了人手,将一些被困鱼群无伤害捕捞后,放在了安全水域内,目前已经拯救了2500斤鱼。可是人类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之后一直不下雨,仅凭人类一己之力也无法挽救所有的鱼。
大家要是看到搁浅的鱼儿,记得伸出援助之手哦,救鱼一命也能生造七级浮屠。

总容积220亿立方米的洞庭湖都干了,长江十年禁渔会不会毁于一旦?
此前,为了帮助长江生态链恢复,今年6月就有2840万尾鱼苗被送入了洞庭湖里,以确保特殊情况下,洞庭湖可以一年内正常维持生物的多样性,避开无鱼风险,这也相当于给洞庭湖提前安装了干旱生态链防御系统。
然而谁也无法料到今年的旱情如此严峻,早前放下的鱼苗怕是没了很大一部分,再加上洞庭湖水域内还生活着堪比大熊猫的长江江豚、中华鲟、银鱼、凤鲚、胭脂鱼、刀鲚、花鳗鲡、长吻鮠等珍稀品种,这些物种繁衍周期较长,一旦搁浅很容易就死亡。所以当前相关人员正在密切巡逻,清理河面垃圾,拯救被困鱼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