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这里并非是我以为的“石窟寺”景观(如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但这一尊岩石造像足以令我感到震撼了,尤其是有种“遗世独立”的意境,令我驻足观赏,久久不愿离去。

在佛像背面是一座具有唐式风格的普昭禅寺,寺庙依山而建,依次为山门、合缘壁、钟楼、财神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手印山、罗汉院、龙腰池等。

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仿唐建筑。普昭禅寺历史悠久,兴盛于唐朝,原名“大佛寺”、“柯山寺”,明代万历年间重建,是浙东名刹,后毁于战火,1996年重建。

在佛像边上,还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也是柯岩景区的一绝,被誉为“云骨”。

这块石头近距离看,十分普通,需到对岸的普照禅寺门前遥望,方知其震撼。上宽下窄,高30余米,底围仅4米,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号称天下第一石。

据记载,这是隋唐以来采石而成的一大奇观,历代誉为“石魂”、“绝胜”。相传宋代书法家米芾酷爱石,见云骨而”癫狂",守数日乃去。

从“天工大佛”到“云骨”,令人不得不好奇这柯岩究竟是什么地方?

历史上的这里,肯定不是旅游名胜区这么简单。在佛像左侧的一处崖壁上的摩崖石刻,向世人解释了“柯岩”的由来。

三国时期,这里曾是一处采石场。从魏、蜀、吴割据的三国时期发端,柯山便成了有名的采石场达四百余年。

由于柯山之石石质优良,石条、石板便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流向四方,并经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开凿,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和石壁。

据说,“云骨”还是古代石匠采石的高度度量标尺,俗称“竖标”,为的是保证采石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