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墓建于何时呢?从墓碑上我们可以看到“崇祯十六年”和“乾隆四年”两个字样,这座古墓始建于明代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光绪元年(1875年)以及2004年多次重修。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墓碑应该是清乾隆四年的。

古墓依山势呈梯形,分四层建筑,墓冢及外围檐墙均用岭南地区明代常用的红砂岩砌筑,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不解,就是为何明代岭南如此喜欢用红砂岩做建筑材料。

每层墓地两侧檐墙角上还分别饰有石雕狮子、麒麟和螭吻等瑞兽形象。

我数了数,狮子应该有四只,现存三只,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台阶的檐墙角内侧。

螭吻有四只,现存三只,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台阶的檐墙角外侧,第三台阶右侧的石狮子和螭吻均已遗失。螭吻又叫鱼龙,是鱼和龙的结合体,也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一般它都被安排在中国宫殿建筑的屋脊上,作张口吞脊状。

麒麟有两只,位于第四台阶的檐墙角外侧,麒麟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常客,麒麟的寓意比较多,在这里大概有显示权贵、兴旺后代和镇风水等作用。所以这座古墓中其实现存有三种八只瑞兽。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墓葬中能用到这些瑞兽,绝对是十分不同寻常的。

檐墙之间还设有拜台,共分为四级,中间两级用雕有琴、棋、书、画的石板砌成台基。第二台阶前还有一块麻石雕刻的云纹踏板,看完以上这些装饰,简单总结,就是这座古墓巨大而不失精美,墓主人绝对有权有势还有钱。

好了,那么这座古墓的主人到底是谁?我们可以看到墓冢正面中部镶嵌高2.05米、宽0.96米的花岗岩墓碑框,内嵌黑麻石墓碑。

碑文已经有些模糊,但仔细辨认,可以看出碑文阴刻为“明诰赠特晋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兼太子太师吏礼兵三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郡庠生峻冈翁何老先生、诰赠夫人晋阶正一品夫人何母刘太君、诰赠夫人晋阶正一品夫人何母罗太君合葬之墓”等字样。

看起来头衔一大堆,连两位夫人都是正一品,绝对应该是个大官,但其实你上网查找“何峻岗”,除了关于这座墓的信息外,他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