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自18世纪清朝帝王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算起,已有近250多年历史。
雍和宫是融满、汉、藏、蒙风格的古代建筑群,尽显佛门圣境之庄严而不掩皇家宫院的帝王之气,历尽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历史上,雍和宫曾是清朝雍正、乾隆两代帝王的在潜之居,康熙三十三年 (1694)始建,雍正登极后改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雍和宫的“宫改寺”,与清初帝王的治国方略有直接的关系。满族统治者的祖先,曾经是被长城阻隔的北方少数民族。由于他们是以金戈铁马突破万里长城而入主中原,因而对依仗筑造长城而防止边患的策略有独到的见解。
康熙帝在1691年的一份上谕中写道:“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故而清政府实施了一条“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移其宜”的方针。其以“兴黄教”、“安众蒙古”、“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的举措显示出治理一个多民族的东方大国的智慧。同清代修建8万座佛寺的举措一样,雍和宫的“宫改寺”正是上述方针的体现。适宜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感与凝聚力成为一条无形的纽带,穿越延续千年的坚硬、冰冷的砖石长城,将蒙藏等兄弟民族与中央政府紧密维系在一起,形成并稳固了清王朝统治时期多民族统一的历史局面。
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自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在西藏取得统治地位,并向蒙古等地区广为传播。在内地则逐渐形成了北京、承德、五台山三大藏传佛教中心。由于雍和宫曾为帝王行宫的特殊身份,改成格鲁派寺院后,备受清廷重视,实际上获得了内地藏传佛教中心的地位,亦成为清政府管理藏传佛教、处理蒙藏问题的政治机构。作为皇帝的御用家庙,雍和宫不仅负责帝王的宗教生活,而且承担了培养“尊国政、谙例律、知举止”的宗教人才的重任;贮存了一批在京听命于朝廷,赴蒙藏能为皇帝办事的高级僧人。这样,雍和宫就成为中原地区联结青藏高原、蒙古草原的一条宗教纽带,成为满、汉、藏、蒙等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人才交流的一座桥梁。
雍和宫是中国著名的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藏有10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各个朝代的佛像,及14世纪早期以来的唐喀、法物、法器、纺织品、民族生活用品、明清家具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有的是清代帝王的宗教生活所用;有的是蒙古、西藏及内地高僧大德往来酬谢之馈赠;有的是皇帝给予寺院高僧的颁赐;还有许多是西藏上层人士、历代达赖、班禅进献给皇帝和本宫的贡品、礼品。
雍和宫博物馆的馆藏佛像多为18世纪所制,以清乾隆年间为最,也有其他时期的作品。由于乾隆时期尚值清盛世,且乾隆帝本人精通佛学,尤崇藏传佛教,故而这一时期的造像工艺制作精良。大到华贵端庄的檀木大佛,小至秀美平实的寸许铜佛,均具有很高的艺术品相。
雍和宫佛像的主要来源有三:一是清宫自造的佛像和清宫颁给雍和宫的佛像。乾隆九年(1744)“宫改寺”时,皇宫养心殿造办处和中正殿负责造像,三世章嘉活佛及众多高僧大德亲自把关,十分严格。现宫内正殿所供奉的佛像多为此时期所制。清宫颁给雍和宫的佛像中,还有明代或更早期的作品。二为蒙、藏地区的贡品。其中,各大活佛在乾隆十年(1745)及以后多有供奉。三为佛教徒捐赠的佛像。
雍和宫的佛像从佛教修行次第上可分为显宗造像与密宗造像两种。显宗造像面目清丽,表情平静、和悦,比例舒展,故称“慈祥像”或“寂静像”。密宗造像多为表情今人恐怖、惧畏的“愤怒像”,又称“寓言像”。从身份分类上,又有上师、本尊、佛母、佛、菩萨、罗汉、护法等部类,每类造型各异,自成一体。
雍和宫的佛像从制作工艺上又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