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执行集中定价权限措施的;
(五)不执行冻结价格措施的;
(六)不执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其他行为。
酒店管理者洪女士透露,为保证定价的合理性,酒店通常会参考从成熟的第三方机构购买的数据,这类数据显示了周边酒店的房价趋势、热度趋势以及其他未来的预期数据。
然而,酒店在节假日涨价也是一把“双刃剑”。洪女士介绍,房间价格在节假日上涨后,经常出现“100-1=0”的情况:在支付了高额的房费后,消费者的预期自然会变高,酒店的一些服务瑕疵会让消费者对酒店“全盘否定”,并在平台上打出差评。此类评价多了,酒店形象难免受损。
国家有措施,消费者也应提高维权意识
张明律师表示,对于酒店价格“逢节上涨”的现象,国家早已关注,在《价格法》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曾于2010年发布了《关于规范酒店客房市场价格的意见》,为了规范酒店价格提出了7个方面的措施:
(一)建立酒店客房价格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
(二)制定酒店客房价格异常波动应急机制;
(三)落实酒店客房价格明码标价规定;
(四)加大事前监管力度;
(五)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六)完善价格举报快速反应机制;
(七)促进经营者自律规范。
而对消费者而言,张明律师建议,超出地方最高限价范围支付的房费,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还,解决途径方面可以选择自行协商,或者请求消费者保护协会调解,也可以向市场监管或者价格管理部门投诉、举报,或是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同时,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对于消费过程中遇到的任何价格违法行为,勇于与其进行博弈,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公平、合法、诚信的价格秩序和消费环境。
来自:国是直通车
编辑:陈昊星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