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在皇宫住了十天,实在闷得慌,他还念念不忘山上的那株兰花草,他对翠金说:“我不习惯这种生活,我要回到老家去,种地、打柴、采药,那山坡上还有一株兰花草,等着我去浇灌呢!”翠金说:“我以后是你的人了,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我也不想过这种没意义的生活,我跟你一块回去。”他们向皇帝说明了意图,皇帝拗不过,只得答应了,又赠送给他们一百两白银,让他们安家过日子。宝贵和翠金回到朱阳老家后,用皇帝赠给他们的白银,雇了一百名民工,把那座山坡上的树木、草丛全部砍光铲尽,栽植了兰花草,年年繁殖扩大,十年后,扩大到一百多亩,一万多株,他们每年都把大批兰花草送到京城,皇帝命人把这批药草免费分发到京城五个大药房,为患精神病的人治病。从此,宝贵和翠金的名字到处流传,人们把兰花草又取名为情人草,把兰花坡取名为情人坡。现在,这里已成为旅游景点,每到秋季,兰花盛开的时候,许多游人都来这里赏花,许多倩男倩女来拍照留念。
作者简介
赵博理,男,1941年8月8日生,灵宝市阳平镇上庙底村人。大专文化程度。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62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税务所征收员、中学教员、四清工作队员、中共灵宝县农村工作政治部办事员。县人民武装部通讯指导员、西闫公社武装部长、党委副书记。城关镇党委书记、县委委员、灵宝市人民法院院长、灵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退休后担任河南省华灵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灵宝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灵宝市老干部咨询团成员、灵宝市老干部大学校长、法律教员。1978年出版《擒虎记》一书,近年来出版《法律解读》、《奋斗者的足迹》、《幸福歌谣集》、《圆梦》、《百味人生》等书。
三官庙的传说
文/段益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朝刘禹锡诗词中的这几句,道出了山水之间的趣味所在-----有山必有仙,有水必有龙。古人的思维从今人的角度看似乎有些偏颇,即使是一种传说,但是也体现了他们对完美和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
说起“三官庙”在中原大地上居多,三官庙也叫三元庙。三官也就是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上元一品九气天官----赐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气地官----赦罪清虚大帝;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大帝;另有说法也是指尧舜禹三位上古圣君。唐代规定在三元大帝诞辰的三元节,各户断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杀渔猎”。到了宋代,还规定在三元节禁止对死囚犯人的审讯和处决。三元大帝中天官赐福是最为人们熟悉的,过年时买一张“天官赐福”年画贴在墙上作为装饰。画上的天官雍容华贵,三绺长须,面容慈祥,红袍玉带,手持如意,携带的五个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庆鲤鱼灯,象征着多福长寿,为人们所喜爱。希望天官能够赐福百姓,这也许就是老百姓在当地建三官庙的原因。
今日所述之三官庙乃是灵宝市朱阳镇弘农源景区王家村所在地的一所庙宇。当你沿着朱阳镇区往南进入南河口行十几公里至王家村所属的干沟口,在山水掩映之中有一座桥,顺桥而过有一条自然形成的街道,一座舞台和一座两层现代建筑的楼房,这块或许在解放初期甚至更远些时候,应该是一个本地商业文化交流的聚散之处。近看舞台是一个有六七米高,上面三角屋脊,下面土木砖石结构的建筑,和当地人聊起方知这就是王家村以前村委会所在地,这座舞台也就是本村大戏台;戏台后面的山上平台处有一座玄帝祖师庙,此庙结构严谨,仿古建筑设计,其上雕梁画栋颇有几分庄严和肃穆。在此俯视对面隔河是一座小山茆,由远而望看上去宛如一口石钟,给人一种晨钟暮鼓的肃然和敬意,距离此处往东三四百米处,拾阶而上至半山腰有一座庙,叫玄帝庙。与玄帝祖师庙相对应,向东北1公里处的半山腰有一座庙,即为三官庙。每年的阴历三月初八在这里都有一个庙会,也就是王家村三官庙古庙会。
相传在很早以前这里就已经有这个庙了,而且充满了神话色彩,听当地人们讲,每年到这个庙会时间,庙的周围和上空都会盘旋着看似龙的东西,腾云吐雾间显现着朦胧,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引来无数的善男信女在庙里烧香许愿,所以足见此处的神仙之灵验,也因此带给了这里的山水无限的灵气,同时也保佑此处的老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