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大姐姐”,鱼姑脸上就绯红一片 :“鱼郎,你怎么来了?采药吗?”
“是,一边采药一边找你呀!我都找了你好几天了呢!”
“找我干嘛?你我又不熟悉呀!”
鱼姑故意说道。
鱼郎急了:“怎么不熟悉呀?大姐姐!那天不就认识了吗?难道你忘了我?”
鱼姑脸一红一笑:“忘不了你这个鱼郎。以后别叫‘大姐姐’啦!再说我也未必有你大呢,叫我‘鱼姑’就好。”
少年郎第一次听到这个好听的名字:“鱼姑,这是你的名字呀?真好听。”
说着话,两个人走到了一起。鱼姑用手在小伙子背篓里翻看了一下,看到是常见的几味中草药,有柴胡、防风、地骨皮、远志,还有三七、稻谷草、七叶一枝花、鬼针草、鱼腥草。小伙子也看到了鱼姑篮子里的蘑菇、木耳,还有一把软软的不知道是什么菌类。
鱼姑告诉他,这叫“地川”。只有雨后或山峪里的清晨能摘到。太阳一出来,“地川”就化成了水。并告诉他,“地川”拌着豆芽蒸包子特好吃呢!
俩人说着话,坐在了小路边一截横在地上的朽木上小憩。看到渔郎还是那身粗布短衣短裤,再看看他的脚上,一双和着布条打成的草鞋,已经断了一根茎,脚上的露水,草屑与泥土融合在一起,都看不清脚的本来面目了。
鱼姑抬起头,看了小伙子一眼。刚好,鱼郎也用如水般清澈的目光凝视着她。渔姑从那目光里,看到了热情,渴望,热辣,还有……她不敢再看小伙子的眼睛了。
“鱼郎”
“嗯,大姐姐!啊,不,鱼姑。”
鱼郎先自红了脸。
“你就这一身衣服吗?”
“嗯”
“没有布鞋吗?”
“没有。草鞋还穿不上呢!长这么大,也没穿过布鞋。”
鱼姑不想让小伙子看到她的心思,她用丝帕假意擦了一下脸,顺手抹去了充盈在眼眶里的泪水。扭过头,看着这个没爹没妈的人:
“鱼郎,山里也有名贵的中药材,你认识吗?”
鱼郎点点头:”在南门寺知行大师那里见过人参,灵芝。但没见过新鲜的,也不认识。听师傅说,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贵重的很呢!”
鱼姑看了一眼小伙子的草鞋,她不敢再看那双善良的眼睛了:“若能采到的话,你送到药材铺里,换点儿柴米油盐,买两件衣服、鞋子好吗?”
鱼郎抬起头,倔强地说:“不,我要用它让师傅救很多人的命呢!哪怕光着脚我也乐意。”
女子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她其实早都知道答案了。旋即,站起身:
“走吧!我认识中草药,我今天帮你采药吧。”
小伙子露出了惊讶的眼神:“你还认识草药呀?”
鱼姑那洁白的牙齿,咬着红红的下唇,抿着小嘴又一笑:“认识一点,也懂得医术呢。走吧,我们一起去采药。”
这是一座富有厚重历史与传奇色彩的大山,名叫佛山。它位于豫西弘农郡(今灵宝市)南二三十公里的朱阳街旁边。这里古树参天,山峰陡峭,溪水潺湲,草木葳蕤,奇花异草,野果满山。仅中药材就达823种。可以说山上山下,山里山外都是宝。渔姑最能品味出这里的如画风景。她对着鱼郎用小手一指远处的山峦:“看,这就是人间仙境。”
鱼郎憨厚地一笑:“姐姐说的像真的一样,就像你去过仙境似的。”
鱼姑瞟了少年一眼,半真半假地说道:“没去过,能这样说哟!”
鱼郎厚厚的嘴唇一咧,乐了:“没想到鱼姑也会开玩笑了呢。”
少女回眸一笑:“你就当个玩笑,开心就好。”
两个人顺着几乎是垂直的崖壁,拽着古藤向上攀岩。此刻的鱼姑身轻若燕,连常年采药的少年都显得力不从心了。登上陡峭的崖壁,眼前闪开一方有两米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枯木与苍松交叉,藤条与花草齐生,落叶与菌类共存。鱼郎能看出这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他似乎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后背在发凉发麻,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鱼郎随手拉了鱼姑一把:“鱼姑,你让我走前边,我有镰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