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东月
临近霜降,气温已经越来越低,当寒风呼啸成为常态,北方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红叶观赏期。每年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观赏攻略纷纷出炉,人们也趋之若鹜,一不小心,看红叶就变成了看人头。虽说漫山遍野、层林尽染的红叶火爆异常,然而金光灿烂、古韵盎然的银杏也是深秋赏叶的极佳选择。
银杏树是我国的著名古树,也是全球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距今已有两亿七千多万年的历史了,有“活化石”之称。它的生命周期长,生长缓慢,雌树往往要生长二三十年,才会开始结种子,于是就会出现前人栽种,后人享福的现象,因此国内有些地方也把银杏称作公孙树,也就是“公种而孙得食”的意思。
根据资料显示,在大约14万年前,我国境内的银杏树就只剩下了东部、西南部和南部的少量地区可以看到,而且它们也都是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
此后,直到野生银杏树被人们发现,它们才开始逐渐走进人类世界,随后又经过时间的推移,发展到后来,才开始有了满大街的银杏树。在城市中,它常被用作行道树,除了美观,还因为它抗污染、耐冷耐旱。
也正因如此,观赏银杏黄叶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那数量稀少,但是年代久远的古银杏树;另一种则是人工种植,规模不俗的银杏林。要说更令人惊艳的自然是前一种,它们大多在深山古刹之中,年岁古老的银杏与历史遗迹互相映衬,景色之壮观令人震撼。
红螺寺雌雄双株
在北京城有一句俗话,观赏银杏,大觉寺不如龙泉寺,龙泉寺不如大悲寺,大悲寺不如红螺寺。所以,在北京观赏银杏树的天花板就是位于怀柔城北的红螺寺。
在这里,一雌一雄两棵古银杏树都生长在大雄宝殿前。东边的雌树清秀矮小些,西边的雄树则高大粗壮。雄树的树龄在1100年以上,高30多米,整棵树足有7米之多粗。雄树存世千年但生机不减,每年春天都会开满淡黄色的小花,秋天不见果实,而雌树每年春天不见花开秋天却果实累累,人们觉得它们像天作一双、珠联璧合的夫妻,所以也称之为夫妻树。
有句俗语说:“独木难成林”,而红螺寺中的雄银杏树却有“独木成林”之势,因为它从根部长出了十个笔直笔直向上发展的枝干,而且这十个支干又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当地人相传,每换一个朝代,这棵雄银杏树就从根部长出一个新的支干,现在是十个支干和一个主干。
到了深秋时节,两棵树用金黄色的银杏叶把大雄宝殿衬托得辉煌壮观,惹人驻足留连,是广为流传的 “红螺寺三绝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