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文庙,相信没有昆明人会不认识它,但人们总是只在门口停留,或是步履匆匆路过千百次,却从未涉足。
今天一定要带大家好好逛逛文庙,感受那一砖一瓦间的昆明历史。
文庙建于1276年,在我国元代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主持下,在昆明五华山落成。如今,这座老建筑历经了七百多年的洗礼,见证着一代代昆明人的成长。
昆明文庙是云南第一座文庙,1274年,赛典赤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倡导儒学,首建文庙,创办学校。
文庙共53间,大成殿位于中央,孔子塑像朝南端坐,整个建筑气势恢弘,是当时云南最大的学宫。
文庙建成后, 赛典赤开始招收学子,同时,还另拨学田作为办学经费,培养出一大批文人学子,可谓影响深远。
随着朝代更迭,文庙在明末的农民战争中被摧毁,直到清康熙二十九年,也就是1690年,清朝地方政府迁建于此,此后历经乾隆、嘉庆一直到清末都有修葺。
当其盛时,方圆1.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金碧辉煌。
如今,文庙成为昆明文化馆、昆明市群众艺术馆、花灯、滇剧、非遗文化展的场馆,充满了浓郁的市井气息。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文庙命途多舛,数次被毁,又数次得到重修,如同一位饱经沧桑又顽强乐观的老者,见证着昆明城的人文兴衰、时代变迁,诉说着昆明城悠久的故事。
来到文庙,首先看到的便是櫺星门,这是在战火中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历史残迹,色彩斑驳,很是气派。
中门下的蟠龙抱柱,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虽然部分石刻被岁月磨去了棱角,但仍然灵动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