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越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以鲍氏为主的聚集村落,历代以经商为主,并以牌坊群文明于世。牌坊群由明清七座紧紧相连的石坊组成,以忠孝节义的顺序依次排列,是中国最大的牌坊群落。
我是早晨先逛完徽州古城,而后在西门旁坐公交车来棠越看牌坊的。到了景区,买了门票,独自请了一位导游(20块钱),我的牌坊之旅便开始了。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棠越古民居之欣欣遇斋及存养山房。
欣欣遇斋及存养山房
建于清嘉庆年间,为清两淮盐运总商鲍志道之弟鲍启运故宅“遵训堂”的偏厅,分南北两部分,南为欣欣遇斋,北为存养山房,中间用一屏大型花墙相隔,总占地面积418.8平方米。
书斋为二层楼房,三开间,楼下为厅,匾额为清书法家胡长庚撰写;山房也为三开间,前有较宽敞庭院,东边有过厢,可与书斋相同,匾额为清书法家王文治所题。
接着参观的是鲍逢昌故居。
鲍逢昌故居
现在辟为棠越鲍氏文史陈列馆,棠越鲍姓,溯自南宋始祖鲍荣,其以文学起家,能任大事,恢拓产业,营建别墅于棠越,逐步发展为一族聚居村落。
经宋元两代开拓,至明清方趋鼎盛,其时,鲍氏以读书出仕,以“孝悌”为核心,赴外经商,主要经营盐,木,茶等,曾经理两淮盐务,成为上交天子,藏银百万的大官商。
其后,鲍氏以巨资修建宗祠,竖牌坊,修祖墓,颂祖耀宗,乐善好施,遂逐渐闻名于世。
紧接着的是存爱堂(纶音五世同堂)
存爱堂,建于明成化年间,为孝子鲍灿之父古屋,现宅为清初所建,清嘉庆年间,鲍集成妻节孝持家,获赐嘉庆帝“五世同堂”匾额。宅南向,四进三开间,宅后原附有家庙,厅堂原为楠木建造,用材硕大,现前三进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