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和殿台座的另一个角度上看冰窖对面、太和殿廊庑外的柿子 (2022年11月4日 滕祖敏 摄)
《尔雅》载,柿子有七德:“一寿,二多阴,三无鸟窠,四无虫蛀,五霜叶窠玩,六嘉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有资料说,曾有唐人郑虔用柿叶练字,终有所成,被唐玄宗誉为“三绝”。霜叶可书,不知是唐时柿子树叶比较大还是唐人多练小楷才有“霜叶可书”。

寿康宫的柿子树叶(2022年11月4日 滕祖敏 摄)
嘉实味美,则毫无疑问。柿子在霜降后成熟,红似焰、黄抹金,此时的柿子皮薄味甘,汁水丰盈,尤为诱人。北宋诗人张仲殊曾这样赞美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里团酥,不比人间甘露。”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清热润肺的功效。

寿康宫的柿子(2022年11月4日 滕祖敏 摄)
另外,柿子对民生更大的贡献是可以果代粮,缓解粮荒。这应该是自然灾害频繁的北方山区几乎户户栽植柿子树的原因。明代《嵩书》载:“戊午大旱,五谷不登,百姓倚柿而生。初冬削柿作饼,鬻钱完赋,即以批曝于杂橡实、荆子磨面作糊啖之,遂免流移。”据《抚郡农产考略》记载:“柿糠山西省人常为之。光绪戊寅年,晋省大饥,黎城县民赖柿糠全活,无一饿毙者。”作为70后的我小时候,对饥饿没什么太多记忆,估计也跟爷爷把兄家大大的柿子园有关吧。

寿康宫的柿子(2022年11月4日 滕祖敏 摄)

寿康宫墙外的柿子(2022年11月4日 滕祖敏 摄)
#延禧宫#、体仁阁等处柿子的风采,我今秋还没有见到,因为被延禧宫的网红银杏“劫持”了。但在故宫以东的智德北巷,我捕捉到了独一无二的故宫东北角楼与红柿子的和谐画面。

故宫东北角楼与智德北巷的红柿子(2020年11月2日 滕祖敏 摄)

故宫东北角楼与红柿子的和谐画面(2020年11月2日 滕祖敏 摄)
圆形抑或扁圆形的柿子,下都有方形柿蒂承托。柿蒂纹这种图案蕴含了人们对事事平安、国家太平的祈愿。据说清代有的朝服中也有这个图案,想必也是希望自己官途平安、老板江山永固吧。

清 画珐琅红色光素柿形盒
看完小品的您,也必定事事如意,天天平安。
#我在头条搞创作# 往期相关小品文,欢迎点击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