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旅游知识

“一湖两海”

常驻编辑 旅游知识 2022-11-14 乌拉特前旗   土著   北疆   示范区   内蒙古   湖滨   鱼类   水质   鸟儿   璀璨   明珠   大地   生态   技术

来源:光明日报 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草原牧区行·内蒙古篇③】 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乘车行驶在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不远处阳光照射的水面格外显眼,数百里静谧、清澈的呼伦湖呈现在记者面前。岸边,泛黄的芦苇随风摇曳;水中,成群的鸟儿翩跹嬉戏。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难以想象,有如此美景的呼伦湖也曾干枯,鱼类、鸟儿也曾消失不见。“通过及时的生态治理,才让水域、湿地得到恢复。”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兰诺尔管护站站长李国海感慨。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踏着松软的湖滩沿岸而行,只见呼伦湖东南部的浅水湖湾,几个身着醒目橙色救生服的工作人员正俯身忙碌。记者上前查看,一排排整齐的人工鱼巢映入眼帘。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呼伦湖的土著鱼类资源退化严重,我们研发了适于湖水环境改善和土著鱼类适度恢复的水生生物操纵技术,并开展实验示范。”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望着眼前宽阔的湖面,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窦华山颇感欣慰:“这些年,呼伦湖逐渐恢复生机,湖水面积增加了近500平方公里,鱼类总量也增加了不少!”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更多变化让人欣喜!对症下药的精准治理,以科技为支撑的专项实验示范,不仅“治愈”了呼伦湖,也让乌梁素海、岱海重焕生机。如今,“一湖两海”这内蒙古三大淡水湖,犹如三颗闪耀的璀璨明珠镶嵌在北疆大地。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王立新还记得“一湖两海”曾经的黯淡时光。“当时,湖泊普遍呈现快速萎缩、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等突出共性问题。”王立新回忆,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那时起,王立新多了个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也是从那时起,王立新成日“泡”在“一湖两海”里。“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厘清了‘一湖两海’水生态退化机理,开展了呼伦湖污染源解析、生态安全评估和生态功能区划,提出了岱海生态补水方案,研发了‘一湖两海’内源和点源污染防控技术、河渠—湖泊连续体水质改善技术与水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等。”王立新说。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次采访王立新时,他正在岱海忙活。秋风微拂,落日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一旁水岸的草地上,岱海湖滨带控制实验正在进行。王立新指着眼前这块区域告诉我们:“为保证岱海的水质、不让湖面继续萎缩,我们的科研团队建立实验示范区,示范区内可实现农田亩均年用水量控制在110立方米以内,农田氮磷流失总量削减70%。”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正聊着,远处水面传来机器的轰鸣声,两台挖泥机正在作业。“彻底解决岱海封闭性内陆湖问题,‘内治’只能治表,‘内治外引’才能标本兼治。目前,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也已完工。”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局凉城县分局副局长程凤岐介绍,一系列的治理保护措施,让岱海面积缩减呈放缓趋势,水质下降得到控制,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时,在距岱海四百多公里的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早已在岸边架设好了专业设备,盐碱化导致的湖滨带植被严重退化、湿地生态功能减弱等问题正得到有效处理。澄澈的湖面上,鸟儿正沐浴着秋光嬉戏翱翔,好不惬意!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kPM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再破纪录!尼泊尔52岁登山向导第26次登顶珠峰
  • 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吗?
  • 冰岛自驾游:抑郁症比例高达9%,政府“强迫”国民出门旅行
  • 智利:吃货自由
  • 神秘的天狼星之谜,等待着我们去破解它
  • 本科,硕士,博士(如果有)在不同学校学习过的,你们觉得哪个是
  • 黄轩的“惨”,白百何的“毒”,正午阳光又一新剧在今夏成
  • 北京旅游攻略|土著总结30条游玩避坑建议
  • 文化偏见扭曲了对外星生命的探索
  • 媒体:“世上最孤独的人”去世 生前部落只有他一人幸存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