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有时候女厕所基本是好几个人结伴上厕所,导致队伍一下子拉得很长,而男厕所大多是独自一人,简单了事。
其实,男厕所门口冷冷清清,女厕所外边排长龙,造成这一不合理的状况,除了以上这些原因,还有一个非常突出且现实的因素,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心中有数了。
不合理的男女厕所比例安排
女厕如厕时间本来就会比男性要长,然而,目前大多数公厕设计理念基本还是强调“男女平等”的原则,男女厕所所占的面积、厕位数量等通常都是相等的,甚至有的男厕所里还多出了若干个小便器厕位设备。
也就是说,在公共场所中,男女人数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男厕所里可用的位置是女性的两倍。
明明女厕所如此紧张,为什么公共厕所却是这样设计的呢?
有人从历史角度猜测分析:古时人类家庭角色分配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负责外出打拼挣钱、养家糊口,女性则是在家中相夫教子。
随着时代发展,“男女平等”的观念不断深入,女人也可以顶半边天,女性出门打拼的情况越来越常见了。
然而,建造厕所这种“重力活”基本还是由男性完成,标准设计、建造模式大多也是男性负责,但男性毕竟无法真正体会和感受到女性如厕时的需求,对于公共场所中女厕的设计存在不足之处。
有专家指出,在厕所的设计上,依科学的比例计算,女性厕位数量应该要比男性厕位数量多30%左右。
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公共场所的男女厕位比例为1:1,再加上男厕有小便池,事实上男厕比女厕的厕位还要多一半。
越来越多人呼吁应该合理增加公共厕所中女厕位的数量,彻底解决女性在公共场所如厕难、排长队这一问题。
新加坡国内早已意识到这一现象并采取行动,他们早在第一个“世界厕所日”(也就是2013年11月19日)宣布更新公共厕所设施标准,在人流密集的场所将女厕蹲位和男厕蹲位加站位的比例由1:1提高至5:3。
虽然我们国家一些城市也在对一些如厕紧张的公共场所进行调整,增加了女厕厕位,但是由于种种因素,还没有形成全国性。
希望未来我们的公共厕所能进一步改造,增加更多人性化的措施,让女厕所门前总是排长龙而男厕却空空如也的“怪状”有所改观!
参考资料:
《重男轻女的公共厕所》.现代交际:2008(0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