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人吃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把酱、辣椒油、花椒油、芝麻油、花生米等各种佐料兑好的调料摊在卷粉上,再撒上黄瓜丝和熟的豆芽菜,最后把卷粉两边折起来就能吃,这是比较传统的吃法。

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切成条状,直接放入碗中,加上调料就能吃。

我对卷粉是丝毫没有抵抗力的,一个人能吃一大份。它吃起来是干香,不仅柔软滑爽,而且酱味和麻辣味也很浓郁,烧肉上的油渣酥脆得很,入口回味无穷。
大救驾
人们常说的“云南十八怪”,其中之一就是大救驾。其实说的就是炒饵块搭配上“青龙过海汤”。

据说是清初时期,明朝永历皇帝为躲清军追赶逃往滇西,一路上饥饿难耐,找到一处歇脚之地后吃上了炒饵块,皇帝说“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于是便有了这个名字。

炒饵块想必大家都已经熟悉了,把饵切成小块,加上火腿、鸡蛋、西红柿等配菜下锅爆炒,还有点像我们山西炒猫耳朵的做法。
这种做法在腾冲也很普遍了,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离不开它。
铜瓢火锅
腾冲的铜瓢火锅绝对是开启新大陆的存在。
所用的涮煮工具「铜瓢」,是用整块铜板手工打制而成的,听说单是这口锅都历经了几万次的敲打。

它源于茶马古道滇藏古老的马帮驮夫,早年烧的是梨炭,使用的是白族的铜瓢,主食材就是提前炖好的牛肉和牛杂(牛肚、牛筋、牛舌等),这几点构成铜瓢牛肉的特色不能改变,汤底的话就是以香辣牛骨汤为底。

涮牛肉,吃点配菜,还可以小酌两口小酒,生活慢悠悠,惬意十足。

烧肉米线
来云南,自然少不了吃米线,而到了腾冲,烧肉米线便是本地主旋律。它的历史很悠久,听说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本地人的做法十分考究,一整套下来需要4个小时。淘米、磨浆,再将米浆放到袋子里用石块压榨...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地方因为费事,都改成了机器压榨。

其次,火烧米线的辅料也很重要,必须要用现烧的肉,入口油而不腻,又极其鲜美,再配上青椒和西红柿,吃起来更加鲜嫩可口,单是想想,我就已经垂涎欲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