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所农学院所,就在武功教稼台,欢迎来参观
关中,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起源之地,古迹众多而零散于市井,自古就有四大名台的说法,这四大名台分别是——造字台、教稼台、烽火台、凤凰台。今天看一下教稼台。
所谓教稼台,顾名思义就是农耕文化的讲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领讲农学的老师谷神后稷在此教民稼穑,这里亦就成为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所农学院所。
位于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东门外漆水之滨,相传为后稷向人们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的场所。原一矩形土心砖砌平台,下大上小,呈覆斗状,中有洞门,为来往车马行人必经之路。洞门东口上有宽约1米、长约2米的石刻,其文曰:“教稼名区”。
上款为“道光五年(1825)正月重修”,下款“知武功县事邓兆桐立”,西口上为“教稼台”。此台代有修葺,清雍正元年(1723)知县杭云龙、清道光五年(1825)知县邓兆桐、民国25年(1936)县长钱范宇曾三次重修。1970年,由于“文化大革命”中破坏,教稼台已荡然无存。
1987年,耆宿发起倡议,士、农、工、商,尤其中央、省属杨陵农业科研单位踊跃筹资4万余元,于1988年秋施工,次年春主体落成。教稼台重立于旧址,形体依旧,仍呈覆斗形,高12米,周长24米,台周围确定了保护范围,占有面积2500余平方米。遂立标识,设门楣,建起砖围墙,1988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教稼台是一个砖砌箕斗形平台,长78米,宽31米,高约15米,古朴墩实,别具一格。台四面各辟一门,寓意一年四季;有24 根栏桩,隐含24节气;前后有台阶可达其顶,象征五谷丰登。台前石碑和四面门洞之中嵌满于右任、吕楠、王任重、屈武等人诗词题刻,既可思索内中事理,又可欣赏诗书艺术,引人入胜。
景点地址:武功县武功镇东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