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拉萨之心灵感悟。
拉萨,一座因信仰而汇聚的城市!
信仰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说它有用吗?它确实造不出一粒粮食一棵蔬菜;说它没用吗?它能净化心灵振奋精神甚至颠覆世界。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义、主张、宗教极度地相信,用来作为自己行为的榜样和指南。
信仰是人的最高理想和最远追求,是超脱于世俗欲望的精神崇拜和终极向往。
信仰是人生命旅途中永远怀揣、永不幻灭的最美的梦想!
信仰是人心灵殿堂里燃烧的永不熄灭的能量之火与智慧之光!信仰是精神世界永远绽放、永不凋零的太阳!
西藏缺氧,让人感到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胸闷气短。但是,西藏却是一个信仰闪光灵魂纯洁的地方。在这里,随处可见磕长头匍匐前行的虔诚的信徒。
世界之大,西藏拉萨,她却是最高的一座城,也是最远的一座城,更是最具信仰的一座城!
漫步在拉萨街头,才使人真切感受到了“日光城”的含义。这是一座没有阴影的城市,从天空宣泄而下的阳光把满街照耀得金光灿烂。拉萨的阳光极富诗意,它似乎已经超出了自然的意义。这座海拔3700米的雪域古城不乏现代城市的生活气息,尤其是夜幕下的拉萨,星星点点的街灯,穿梭不停的出租车,以及清新的空气中不时飘来时而清脆悦耳时而牛嘶马吼的音乐,让人不由得产生怀疑:这难道就是我们印象中神秘而又古老的地方?渐渐地就会明白,拉萨的时尚流行是世界性的,国内外那么多游客逗留于此,他们为拉萨增光添彩。
拉萨河畔、布达拉宫脚下、大昭寺前,到处都可以看到手持转经筒虔诚朝拜的人们,他们有的点燃清香的松枝,在淡淡的烟雾中寄托着自己美好的心愿;有的在循规蹈矩的步履中,磕着五体投地的等身长头。
美丽的布达拉宫是西藏人民的象征,这是唐代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干布为**公主修建的宫殿,雄伟壮观,气势辉煌。她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布达拉宫凝结了汉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千百年过去了,人们仍然以一种赞美和虔诚的眼光注视着这座魅力无穷的建筑,以一种震撼的心灵和崇敬的情怀走进这座迷宫一样的城堡。我从不同地方不同角度瞻视它的身影,在布达拉宫广场上聚精会神地仰望它的雄姿,当我沿着千步云梯一步一步登上它那神圣的殿堂时,热泪盈眶,满怀敬畏之情。
夜晚的布达拉宫就像一幅美丽而神圣的画卷矗立在我的面前,让我不敢相信我与它的距离这么近。我就静静地坐在它的面前,仰望着它,向它诉说着我的心愿,我的想法,我的无可奈何,我的不堪回首……希望所有的一切会变得越来越好。
与布达拉宫的神圣庄严相比,大昭寺的繁华、拥挤似乎更富有真情实感。清晨和傍晚,大昭寺、八廊街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这里是朝圣者的世界,朗朗雄浑的诵经声和薄雾般的烟尘一起随风飘荡,这种气氛在拉萨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很早以前我就听说了藏民们的信仰,尽管看过好多次磕长头的信徒们,但目睹了那些在大昭寺面前三步一磕头五体投地朝拜的信徒们,内心万分震撼。
大昭寺的核心是释迦牟尼佛堂。善男信女们在此伫立良久,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继而伏地膜拜,许多人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这里是长途跋涉、甚至一步一个等身长头用身体丈量漫长朝圣之路的藏胞最终的向往。当他们抬起饱经风霜的头颅,凝目仰望佛像时,金光焕彩的释迦牟尼微含笑容,似乎将无穷的慈悲和无尽的智慧赐给了每一个渴求幸福的生灵。对广大藏民而言,大昭寺是平民百姓可以亲近触摸的圣地,它那长年不灭的酥油灯,从不拒绝每一个来此寻求慰藉的灵魂,不管他是尊贵荣耀还是卑微下贱,不管他是王侯将相还是乞丐布衣。
有许多信徒不远万里,长途跋涉来到这个神圣的地方来朝拜大昭寺。尽管他们磕长头身上弄得很脏,甚至胳膊蹭出皮,腿脚磨出血,但他们依然很用心地朝拜,他们口中念着我们听不懂的经文,那一定是对美好生活的祈祷与祝福。
他们的心是最干净最纯洁的,无人能比。所以才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到这个接近天堂的地方感受自己的信仰。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她们朝拜自己的信仰,那么虔诚,那么慈悲,无论天晴天阴刮风下雨,每天都如此。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有一种力量很伟大,那就是信念的力量,这是一条朝圣之路,也是一条信仰之路,它会让人忍着疼痛去坚持去努力,这种坚持已经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直到达到想要的结果。